词条 | 马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78 马坚1906—1978阿拉伯语学者。字子实。云南个旧沙甸村人。回族。1928年就读于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1931年被中国回教学会选送至埃及开罗艾资哈尔大学和阿拉伯语文学院深造。曾以阿拉伯文著《中国回教概况》,并将《论语》译成阿拉伯文,均在埃及出版。1939年学成归国。在上海、重庆、云南等地从事《古兰经》及阿拉伯文著作的翻译工作。1946年起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1949年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常务委员,中国亚非学会理事。以毕生精力翻译的《古兰经》,有文言本和白话本。后者基本上完成于1945年,1949年曾出版前8卷。后又几经修改,1978年最后一次润色。198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为目前国内通行本。此外,译著有《回教哲学》、《伊斯兰教育史》、《回教与基督教》、《阿拉伯通史》等,主编《阿汉词典》,发表许多学术论文,尚有一些未刊手稿。 马坚中国伊斯兰教学者,阿拉伯语学者。字子实,1906年出生于云南省个旧市沙甸村。回族。1928年考入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1931年赴埃及爱资哈尔等大学留学。1939年回国后,从事《古兰经》及阿拉伯文著作的翻译工作。1946年后,长期在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任教授。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1954年起连续当选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任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常务委员、中国亚非学会理事等。主要译著有《古兰经》、《回教哲学》、《回教真相》、《伊斯兰哲学史》、《教义大纲》、《教义读本》、《回教基督教与学术文化》、《伊斯兰教育史》、《穆罕默德的剑》、《阿拉伯通史》、《阿拉伯简史》、《回历纲要》等,并主持编写了《阿拉伯语汉语词典》。马坚毕生从事阿拉伯语教学及翻译工作,为增进中国和阿拉伯穆斯林国家的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1978年8月16日于北京病逝。 马坚1909—1978现代阿拉伯语学者。云南个旧人。回族。字子实。1928年在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学习。1931年由中国回教协会选送至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和阿拉伯语文学院留学, 曾以阿拉伯文著《中国回教概况》,并将《论语》译为阿拉伯文,均出版。1939年回国后,在上海、重庆、昆明等地从事《古兰经》及其它阿拉伯文著作的翻译和研究。1945年参加创办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次年起任该系教授,长期从事阿拉伯语教学及研究工作。1949年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1954年起当选为一至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又曾任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常务委员、中国亚非学会理事。主要译著有《回教哲学》、《回教真相》、《伊斯兰哲学史》、《伊斯兰教育史》、《认主学大纲》、《回教与基督教》、《回历纲要》、《阿拉伯简史》、《阿拉伯通史》、《古兰经》等,还主编了《阿汉词典》。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