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马歇尔计划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马歇尔计划Maxieer jihua亦称 《欧洲复兴方案》。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说中提出的美国援助欧洲的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西欧各国经济困难, 政局动荡, 而美国生产严重“过剩”。马歇尔在演说中指出欧洲经济濒于崩溃,希望欧洲各国联合起来, 主动向美国提出要求援助的倡议,美国则愿尽力给予“援助”。演说受到西欧各国热烈欢迎。7月 12日, 英、法、意、奥、比、荷、卢等16国在巴黎召开欧洲经济会议,苏联、东欧国家拒绝参加。会议成立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9月22日,该委员会签署总报告, 向美国提出4年内提供224亿美元援助的要求。1948年4月2日,美国国会通过《1948年对外援助法》,次日经杜鲁门签署生效,计划正式执行。根据该法,美将在头15个月内拨款53亿美元,不确定4年援助总额, 以后逐年审批援助额。美政府把款项拨给为管理马歇尔计划专门设立的经济合作署,由该署向美国企业采购西欧所需物资, 然后输送给受援国。到1952年6月30日, 美国共提供131.5亿美元,马歇尔计划结束。马歇尔计划使西欧摆脱困境,经济得到恢复, 为美国过剩产品找到出路, 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增强了以美国为盟主的遏制苏联的力量, 是美国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 马歇尔计划Maxieer jihua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说中提出的美国援助欧洲的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欧各国经济困难,政局动荡。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笼后3个月的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15分钟的演说,指出欧洲经济濒于崩溃,补救的办法在于美国的援助,其目的是维持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希望欧洲各国联合起来,主动向美国提出要求援助的倡议。这项演说被称为马歇尔计划,受到西欧各国的欢迎。7月在苏联、东欧国家拒绝参加的情况下,英、法、意、奥、比、荷、卢等16国在巴黎召开欧洲经济会议决定向美国提出4年内提供224亿美元援助的要求。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1948年对外援助法》,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美政府把款项拨给计划执行机构美国经济合作署,由该署向美国企业采购西欧所需物资,然后输送给受援国。1952年6月30日计划结束。美国共提供131.5亿美元。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恢复经济,为美国的生产过剩提供了新的市场,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增强了以美国为盟主的遏制苏联的力量,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歇尔计划正式名称为“欧洲复兴方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以“援助欧洲复兴”为名,将其势力渗入西欧各国的计划。1947年6月,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说中提出,故名。主要内容是:美国“援助”西欧各国“复兴”战后经济;受援国应撤除关税壁垒,把本国和殖民地出产的战略物资供给美国;由美国设立经济合作总署,控制“对等基金”,保障美国私人投资和开发的权利。英、法等17国接受条件,分别与美签订双边协定。原定期限5年。1951年底,美国宣布提前结束。 马歇尔计划正式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将军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说,正式提出援助欧洲经济复兴,夺取全球战略重点欧洲的方案。他首先强调当时欧洲经济正濒于崩溃,必须获得大量的额外援助,否则将“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恶化”。然后宣布了美国援助欧洲的行动方针:美国应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经济状态,“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他呼吁欧洲国家采取主动,共同制定一项欧洲经济复兴计划。马歇尔演说在欧洲引起强烈反响。6月27日英、法、苏外长在巴黎会晤,商讨响应马歇尔计划事宜,苏认为该计划是美国垄断资本控制欧洲,干涉欧洲国家内部事务的计划,予以拒绝,此后其它东欧人民民主国家也拒绝出席讨论这一计划的会议。1947年7月12日,英、法、奥、比、丹麦、希腊、冰岛、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瑞典、瑞士、土耳其等16个西欧国家在巴黎召开经济会议,成立了常设联合机构—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9月22日,正式联合提出要求美国在4年内提供援助和贷款224亿美元的总报告。1948年4月3日杜鲁门总统签署了国会通过的欧洲复兴法,并设立负责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经济合作署。为执行马歇尔计划,美国分别与受援国家订立双边协定,包括美国监督对美援的使用;保障美国私人投资和开发的权利、逐步取消关税壁垒,放松外汇管制,放弃“国有化”计划等。自1948年4月3日至1952年6月底,马歇尔计划共拨款131.5亿美元,比原计划多提供6.5亿美元。其中英国为32亿美元,法国27亿,意大利15亿,联邦德国13.9亿。 马歇尔计划也称“欧洲复兴计划”。是杜鲁门政府为了控制西欧,使其成为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和与苏联抗衡的力量而制定的经济援助计划。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发表了援欧演说。他强调欧洲已是一片废墟,必须获得大量的额外援助,不然就得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与政治恶化,美国应该尽其所能,帮助欧洲恢复经济,巩固“自由制度”。这个演说所提出的复兴欧洲计划被人们称为 “马歇尔计划”。这个计划受到西欧各国政府欢迎。1948年4月,该计划正式开始执行,到1952年6月30日美国经济合作署结束全部工作,美援拨款共131.5亿美元。在此期间,美国的过剩物资大量倾销西欧,并直接插手受援国经济。该计划对受援国经济起了 “强心剂”和“催化剂”的作用,推动了联邦德国复兴,促进了西欧的联合,增强了美国对抗苏联的力量。 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说时提出,美国应挽救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消除可能导致革命的危机。1947年7~9月,英法意等16国代表在巴黎开会,决定接受马歇尔的建议。1948年4月3日,美通过《对外援助法》,该计划正式实行。计划原定5年,1952年结束。1951年底,美宣布提前结束,由《共同安全计划》取代。1948~1950年三年间,美国共援助西欧134.3亿美元(实际支出125亿美元)。 马歇尔计划Marshall Plan亦称“欧洲复兴计划”,旨在恢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经济。该计划最初由国务卿乔治·C·马歇尔于1947年6月5日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的讲演中提出,他说美国将帮助欧洲各国政府,“乐意为经济复兴提供援助”。经过10个星期的巴黎会谈,西欧16国于9月22日同意通过一项为期4年的复兴计划。1948年4月3日,杜鲁门总统签署了第一个拨款法案,对欧洲复兴计划实施的第一年提供53亿美元。根据这项法案成立了经济合作署,由保尔·G·霍尔曼任署长,负责实施这项计划。1951年5月5日,经济合作署报告说西欧工业产量已比战前上升了30%。7月25日,经济合作署宣布将在马歇尔计划参与国中开始一项新计划以发展国防,促进贸易,并提高生活水平。该计划旨在通过“由美国公司接管”外国企业的方式来建立外延型经济。为配合经济合作署制订有关技术改进、资金分配以及劳工和商业事务等各项计划,设立了各种独立委员会。当月经济合作署报告说马歇尔计划参与国的工业产量已比1938年提高40%。1951年12月31日,马歇尔计划在耗资125亿美元之后结束。马歇尔计划结束后成立了共同安全署。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