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骠国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骠国乐唐代乐舞。源于骠(biao)国(今缅甸)。贞元十七年(801),骠国国王雍羌派悉利移、舒难陀来唐朝贡,带来乐工35人,在长安向德宗进献新乐,演出《佛印》、《涤烦》等歌舞节目,内容多表现佛教义理。舞者纹身袒胸,以珠玑饰发,身披璎珞;伴奏乐器有铜鼓、玉蠡、匏琴等。白居易有诗《骠国乐》记其演出情况: “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千击文身踊;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