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加索山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高加索山脉Gaojiasuo shanmai位于原苏联西南部,横贯黑海和里海之间,包括大高加索山脉和小高加索山脉。大高加索山脉为山地主轴,呈西北-东南走向,全长1 200公里;东、西两段山势较低,海拔多在4 000米以下,宽200公里左右;中段窄而高峻,海拔在5 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座,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 642米;总面积1 780平方公里;主轴分水岭是欧洲和西亚的分界线和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山脉北侧称北高加索(亦称前高加索),属温带,1月均温—6——4℃ , 7月均温23—25℃,年降水量200—600毫米;山脉南侧称外高加索(亦称南高加索),属亚热带,1月均温4.5—6℃, 7月均温23—24℃,年降水量1 200—1 800毫米。小高加索山脉位于大高加索山脉以南,其间为低地。高加索山脉形成于阿尔卑斯运动,多火山、地震,多冰川。森林有阔叶林和针叶林。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锰、钼、铜、铅、锌等,著名产区有巴库油田、斯塔夫罗波尔气田、恰图拉锰矿和亚美尼亚铜矿。多矿泉,辟有许多自然保护区。行政上分属俄罗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 高加索山脉大、小高加索山脉的总称。位于里海与黑海之间的山脉,西北—东南走向。大高加索山脉为该地区主轴,山脉北侧称前高加索或北高加索;山脉南侧称外高加索或南高加索。其以南称小高加索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全长约1200km,宽100~200km。山脉分西、中、东3段,西、东两段山势较低,一般海拔4000m以下;中段较窄,一般山峰海拔5000m以上,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642m;迪赫山,海拔5203m;什哈拉山,海拔5201m;科什坦山,海拔5140m;普希金山,海拔5100m;赞季山,海拔5049m;卡兹别克山,海拔5047m。大高加索山脉在海拔2000m以下为耕种线;海拔2000~2800m为针叶林和高山草甸;海拔2800~3500m为高山雪线。北高加索为俄罗斯的一部分,1月均温在-4~-6℃,7月均温在23~25℃,年降水量200~600mm。南高加索属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3国。1月均温4.5~6℃,7月均温23~24℃,年降水量1200~1800mm。小高加索山脉,全长约600km,宽100~240km,一般海拔在3500m左右。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