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文秀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79 高文秀元杂剧作家。东平(今山东东平)人,生卒年不详,《录鬼簿》但言“早卒”。号小汉卿,知年辈低于关汉卿。作杂剧34种。今存5种:《黑旋风双献头》(头,一作“功”)、《保成公径赴渑池会》、《须贾大夫谇范叔》、《好酒赵元遇上皇》及《刘玄德独赴襄阳会》。又《周瑜谒鲁肃》仅存第二折曲文。高文秀多写梁山剧,仅写 “黑旋风”者即有8种。 高文秀Gao Wenxiu元代戏曲作家。东平(今属山东)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 高文秀元代戏曲作家。东平(今属山东)人。府学生员。早卒。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所作杂剧现知有三十二种,在数量上仅次于关汉卿,时人称之为“小汉卿”。现存《双献功》、《襄阳会》、《赵元遇上皇》、《谇范叔》、《渑池会》五种。其杂剧取材十分广泛,有的写历史故事,有的写神话传说,有的写现实生活。其中写梁山泊英雄李逵的戏有八种。如《双献功》与康进之的《李逵负荆》堪称元代“黑旋风杂剧”的双璧。作品写李逵保护孙孔目去泰安神州庙烧香。该剧对李逵的性格描写很有特点,既表现了他的勇敢,又突出了李逵这个鲁莽之人粗中有细,在特定条件下,谨慎行事,细心用计。高文秀的杂剧数量多,风格豪放,语言本色当行,形象鲜明生动。 高文秀?~?元代戏曲作家。东平(今属山东)人。府学生员,早卒。时代略晚于关汉卿,人称“小汉卿”。有杂剧30余种,今存《赵元遇上皇》、《襄阳会》、《双献功》、《须贾谇范雎》,或云《渑池会》亦出其手。其作多以历史和小说中的人物为描写对象,其中写水浒故事者颇多,仅写李逵的即有8种。所存剧本以《双献功》和《渑池会》成就最高,前者着力刻画李逵聪颖机智的一面,后者突出蔺相如关怀民生的品格,二剧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都有所创新。语言通俗晓畅,风格雄浑豪放,在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杂剧中不失为佳作。 高文秀元代杂剧作家。东平(今山东)人。《录鬼簿》记他是 “东平府学生员,早卒。都下人,号小汉卿” 。可知他的年辈低于关汉卿。所作杂剧34种,今存5种: 《黑旋风双献头》 、《保成公径赴渑池会》 、《须贾大夫谇范叔》 、《好酒赵元遇上皇》和 《刘玄德独赴襄阳会》 。《周瑜谒鲁肃》存第二折曲文。高文秀有不少描写梁山英雄的剧作,其中以 “黑旋风” 为主的就有8种。高文秀剧作取材较广,还有取材《史记》的历史剧,写蔺相如的事迹; 取材三国的历史剧,写刘备的故事。其剧本戏剧性强,对后世戏曲颇有影响。如明代传奇 《绨袍记》 (原作者不详,顾觉宇改编)及京剧、川剧演出的 《赠绨袍》 ,李玉 《连城璧》传奇及京剧 《将相和》 ,都与高文秀剧本有关。 高文秀元戏曲作家。东平人,府学生员。早卒。所作杂剧,今知有33种,一说34种,数量之多仅次于关汉卿,有“小汉卿”之称。他写的水浒戏在数量上为元代之冠,有“黑旋风”戏8种,现仅存*《双献功》1种。此剧成就颇高,与康进之《李逵负荆》堪称水浒杂剧双璧。其他杂剧现尚存*《襄阳会》、*《渑池会》、*《遇皇上》、*《谇范雎》4种及《周瑜谒鲁肃》第二折曲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