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鬼方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106 鬼方

中国北方古代民族,亦作𢧩方、方、媿氏等,见于甲骨文、金文中及《易经》、《诗经》等书。分布在今山西、河北南部,势力西达陇山和渭水流域。主要从事畜牧业,与殷商及西周有战争,亦有交往,周以后不见于史。

鬼方

中国古代西北民族。殷周时,活动于今陕西西北。与商朝关系较好,其首领在商为官,参与王朝的祭祀、征伐及掠夺羌人等各种活动。《史记·殷本纪》中曾谈及商纣“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此处的九侯即鬼侯。从卜辞卦辞记占卜结果和鬼与周一同担任祭祀活动的杀牲人即可证实。据王国维考证,殷周之际的鬼族即畏族,与媿、隗等姓相通。西周早期铜器《小盂鼎》的铭文记述了盂在受爵后两年,因两次对鬼方进攻取得胜利献俘于周庙而受庆赏之事。从献俘达一万三千多可知,鬼方是一个分布范围相当广泛、人口众多的强族。王国维推断,鬼方“全境犹当环周之西、北二垂而控其东北”。《史记索隐》 引 《括地志》 说:“相州滏阳 (今河北滏阳县)西南五十里有九侯城,亦名鬼侯城,盖殷时九侯城也。”由此可知,鬼方也有东迁至太行山以东,古黄河下游立国的。《诗·大雅·荡》:“覃及鬼方。”其意表明鬼方在西周时,仍时常侵扰周的边境,是周人的劲敌,故周人视鬼方为远方。周以后, 史书对鬼方缺载。鬼方亦称𢧩方、 方、媿氏、鬼方氏、鬼方蛮、隗氏等。

鬼方

亦作“𢧩”、“𢧩方”、“方”、“媿方”、“鬼方氏”、“鬼方蛮”等。中国古族名。商周时期主要活动于今陕北、内蒙古及其以北的广阔地区。从事游牧。为商周强敌。商王武丁曾调西部属国兵力命震伐之, 费时三年才将其击败。西周时, 仍经常侵扰周境。成王曾在一次大战中俘获鬼方军16,081人。周以后不见记载。

鬼方

古族名。亦称魃方,方·媿方·鬼方氏、鬼方蛮。殷墟卜辞中已有鬼方之名,早期活动于山西北部内蒙西部及陕西北部,是商王朝的劲敌,武丁时“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周易·既济》)即用了三年时间才取得对鬼方的战争胜利。西周时期鬼方经常侵扰周的边境。小盂鼎铭文详细记载了康王时期盂受命征伐鬼方。战役前后进行了两次,最后攻克鬼方的国都。共生擒鬼方酋长四人, 杀死鬼方近四千人,俘虏一万四千余人,缴获战车一百多辆,马一百多匹,牛羊近四百头。两方参加战斗的士兵应当有二三万名,可见战争规模之大。周以后,不见于记载。

鬼方

中国古代民族名。亦称𢧩方、方、鬼方蛮。商周时,活动于今陕西西北部,是商周的强敌。西周时经常侵扰周的边境,周之后史书缺载。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