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二程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74 二程集北宋理学重要著作。为程颢、程颐著作合编。在伦理思想上,本书系统反映了北宋理学的伦理思想。首先,在人性论上,本书提出“性”是先天存于人的本性,“道即性”,“人性气禀,理有善恶”的思想,认为“天下善恶皆天理,谓之恶者非本恶”,并把“仁、义、礼、智、信”视为“性也”。认为“情”与“性”不同,乃是外物接触形体而产生,包括了喜、怒、哀、乐、爱、恶、欲等内容;其次,在道德修养观上,本书论述了学的重要性,并把为学之道规范为约情、正心和养性;再次,本书还谈到了道德修养同治理国家的关系。本书对后期封建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影响极深。 《二程集》书名。中华书局1981年整理出版。辑自《二程遗书》、《二程外书》、《二程粹言》、《二程经说》、《明道文集》、《伊川文集》等,比较全面地收录了北宋著名唯心主义哲学家程颢和程颐兄弟的代表著作。二程是河南洛阳人,幼年均从学于宋代理学先驱周敦颐,在哲学上提出“天理”观,把“理”看作世界本原,而“理”的内容是仁义礼智;在政治上主张复古,反对社会变革;在伦理上强调夫妇有序,男尊女卑,特别注重一个“节”字,提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口号。这一套理论的提出,使二程成为北宋理学的开山祖师。他们的伦理思想后来被他们的学生朱熹发展,进一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对后世影响极大。但是二程的著作散见于各种书籍中,长久得不到整理。中华书局出版的《二程集》,尽可能全面地收录了二程的主要著作,为程朱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方便。 二程集亦作《二程全书》。宋程颢、程颐兄弟撰。此书为后人所编的二程兄弟全部著作的汇集,包括遗书、外书、文集、易传、经说、粹言六种。前四种在宋代均单独刊行,也曾合在一起称《程氏四书》;后两种在宋元时也都单独刊行。明清两代,人们将这六种合并刊行,称《二程全书》。程颢(1032—1088),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程颐(1033—1107),字正叔,学者称伊川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程颢在嘉祐年间举进士,官至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程颐被荐为崇政殿说书。二程均反对王安石变法,都先后遭贬。二程因是洛阳人,又长期在洛阳讲学,故其学派称为“洛学”。二程是理学的奠基者,他们的学说后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理学。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