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鱼腥草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鱼腥草herba houttuyniae

清热解毒药。出《履巉岩本草》。见《活兽慈舟》。又名紫背鱼腥草、猪鼻孔、臭菜、蕺菜。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cordata Thunb.的带根全草。除去杂质,迅速洗净泥沙,切段,晒干。主产西北、华北、华中及长江以南等地。辛,寒。入肝、肺经。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主治:❶肺痈、肺热咳喘,与桔梗、芦根、冬瓜仁、薏苡仁、桃仁等配伍。
❷膀胱湿热尿淋,与海金沙、白茅根、车前草等同用。
❸疮黄疗毒,与夏枯草、蒲公英、山慈姑等配伍(《活兽慈舟》)。
❹猪喉风气闭症,与牙皂配伍。牛、马18~60克;猪、羊6~15克。为末或煎汤灌服。本品主要含挥发油0.0049%,油中抗菌成分为鱼腥草素(即癸酰乙醛,decanoyl a-cetaldehyde)、甲基正壬基酮(methyl-n-nonylketone)、月桂烯(myrcene)、月桂醛(lauric aldehyde)、癸醛(ca-pric aldehyde)、癸酸(capric acid),以及D-蒎烯、莰烯、D-柠檬烯、芳樟醇、龙脑酸乙酯、丁香烯等。尚含氯化钾、硫酸钾及少量蕺菜碱(cordarine)。花穗、果穗含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 叶含槲皮甙 (quer-citrin)、槲皮素、瑞诺甙(reynoutrin)、金丝桃甙(hy-perin)等。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肠炎杆菌、猪霍乱杆菌等多种革兰氏阳性及阴性细菌、钩端螺旋体等均有抑制作用;人工合成鱼腥草素对流感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结核杆菌及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能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和增强备介素浓度,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有镇痛、止血、抑制浆液分泌、促进组织再生等作用。

鱼腥草

为三白草科植物Houttuynia cordata Thunb.药用全草,味辛、酸,性凉,有小毒。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拔脓、化痰止咳。❶肺热咳嗽、百日咳,本品水煎服。
❷肺脓疡、胸膜炎、阑尾炎等,本品水煎服。
❸肾炎、尿路感染,本品水煎服。
❹蒸馏取液滴鼻,治慢性鼻炎。
❺鲜草捣烂取汁内服治毒蛇咬伤。
❻鲜草捣烂外敷,治腮腺炎、无名肿毒等。用量50~100克。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