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鲫jiCarassius auratus脊椎动物,鱼纲,鲤科。体侧扁、稍高,长达20余厘米。背面青褐色,腹面银灰色。口端位,无须。背鳍和臀鳍具硬刺,最后一刺的后缘具有锯齿。杂食性。生长较慢。我国各地淡水中都产。我国养鲫历史悠久,肉质细嫩,味鲜美是我国重要食用鱼类之一。变种金鱼,我国自宋朝开始养育,经长期人工选种,已形成许多中外闻名的优良品种,可供观赏,世界各国的金鱼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引进的。 图263 鲫 鲫Carassius auratus古称“”,又称“鲋”。鱼纲,鲤科。体侧扁,背面青褐色,腹面银灰色。口端位,无须。背鳍和臀鳍具硬刺,最后一刺的后缘具锯齿。杂食性,生长较慢。分布广,中国各地淡水中都产;日本、朝鲜和越南亦产。肉质细嫩,味鲜美。 鲫crucian carpCarassius auratus L.,又称鲋。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体侧扁。口前位,无须。下咽齿1行。背鳍和臀鳍均具硬刺,最后硬刺的后缘具锯齿。背面青褐色,腹面银灰色。栖息于各种水体水草丛生的浅水区。杂食性,主食底栖动物、水生植物和腐殖质。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的各淡水水域中均产。生长较慢,但肉质细嫩,味鲜美,产量大,是重要食用鱼类之一。变种金鱼,经长期选种,形成许多名贵品种,供观赏。近缘亚种银鲫(C.auratus gibelio),生长快,个体大,原产黑龙江和额尔齐斯河,现已在各地为养殖对象之一。 鲫 鲫鲤形目鲤科。体长14厘米,头小,吻钝,眼大,口前位,无须。背鳍硬刺后缘约有15个锯齿,尾鳍叉形。体背侧黑褐色,侧线下部和腹部淡黄色。分布于东疆和天山北麓,现已移植到南北疆各地。是新疆天然淡水经济鱼类。 鲫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鲫属鱼类。鲫体长约100 mm,下咽齿1行。鳃耙37~54。侧线鳞27~30。雌雄比约为4~5∶1。产卵最适宜温度20~26℃。雄鱼1龄成熟,雌鱼一般2龄成熟。卵直径约为1.2~1.5 mm。25℃水温孵化53 h即可孵出仔鱼。养殖品种有白鲫、银鲫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