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鳄蜥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鳄蜥exiShinisaurus crocodilurus

脊椎动物,爬行纲,鳄蜥科。为我国广西瑶山特产的一种爬行动物。体长约36厘米。背面棕黑色,有颗粒状鳞和少量棱鳞。体侧棕黄色,杂有黑纹,腹面带有红色及青色,有黑斑。尾的背面有2排明显嵴棱。常栖息于山涧溪边的林丛中,喜伏在树枝上假睡,受惊时便自行坠落水中潜逃,故又称“大睡蛇”、“雷公蜥”。捕食昆虫、小鱼等。由于数量不多,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鳄蜥

又名雷公蜥,是一种古老的爬行动物。1928年首先在广西发现,是珍贵的“活化石”,为研究古代地理、古代气候、古代脊椎动物的进化提供了重要的科研资料。其体长三、四十厘米,头部粗大短厚,颈部不明显,背部黑色,腹部为桔红色或黄色,尾巴背面有两排脊棱。鳄蜥多产于广西深山老林溪流处,现已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鳄蜥

蜥蜴目鳄蜥科鳄蜥属仅有的1种。又名木睡蛇、懒蛇、大睡蛇。仅见于中国广西瑶山等地。形似蜥蜴,尾侧扁,似鳄鱼,因而得名。雌性体长32~36cm,最大可达38.2~40cm,雄性体长30.6~33cm,最大35cm。头大而高,略呈立方锥形,吻部较尖细,末端圆钝。眼上方3枚眼上鳞,上唇鳞19枚。四肢和尾背暗褐色,腹面黄白色杂以黑斑。分布于110°11′~110°20′E,23°55′~24°45′N,栖于海拔750m以下的水塘或距溪流上方1m左右,直径3~7cm的树枝上,受惊时立即坠入水中。塘深一般为0.3~0.5m,水的pH值为6.3,水温20℃。栖息地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气温17.6~19.7℃。鳄蜥为卵胎生,6~8月进入繁殖期,孕期9个月,胚胎4~5个月发育完全,每年产1胎,每胎2~8仔,4~6仔居多,初生仔蜥全长114~126mm,最大可达135~145mm。6~9月为鳄蜥的捕食高峰,9月下旬,食欲减退,耐饥饿能力强,可连续30d不进食。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