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鸦片战争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062 鸦片战争

1840—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19世纪中叶,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进行罪恶的鸦片贸易。清政府委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禁烟,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全部销毁。1840年6月,英国派乔治·懿律率兵舰抵中国,挑起侵略战争。英军从广州沿海北犯,遭到清朝爱国官兵及广大人民的坚决抵抗。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软弱、妥协,中国战败,并于1842年8月29日在南京英舰上被迫签订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外国列强打开了封闭的古老中国的大门,使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Yapian zhanzheng

1840-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次侵略战争。19世纪初叶,英、法、美等国已经完成或正在完成产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建立海外殖民地作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是它们向东方侵略的重要目标。其时,中国是清王朝统治下的封建国家,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占主要地位,这种经济形态顽强地抵抗着西方国家的商品输入。在中西方正常的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为了改变对华贸易的不利状况,英国殖民主义者一方面扩大对华鸦片走私,以攫取暴利,一方面准备武装侵略,以打破清政府的闭关政策。英国东印度公司自18世纪70-90年代取得鸦片专卖特权后,即向中国大量销售鸦片。1800年(嘉庆五年)外国(主要是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为4570箱,1838-1839年(道光十八至十九年)激增为3.5万余箱。鸦片的大量输入,严重毒害了中国人民,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加深了清朝封建统治危机。1838年6月,鸿胪寺卿黄爵滋上《严塞漏卮以培国本疏》,请严禁鸦片,重治吸食者。9月,湖广总督林则徐上奏极言鸦片之危害,指出“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集·奏稿》中册,第601页),主张严加查禁。道光皇帝采纳禁烟派的主张,于紫禁城先后8次召见林则徐,商讨禁烟事宜。12月底,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加兵部尚书衔,前往广东主持禁烟。次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水师提督关天培,与英、美鸦片贩子坚决斗争,迫使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及外国烟贩缴出鸦片237万多斤。从6月3日至25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同时,林则徐等大力整顿海防,组织团练水勇,加强战守,先后击退英国侵略者从海上和陆上的武装挑畔。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后,英国资产阶级决定以此为借口发动侵华战争。1840年2月,英政府任命乔治·懿律为英国东方远征军总司令和谈判全权代表, 查理·义律为副代表。4月10日,英国议会正式通过对华战争的决议案。6月英舰船48艘,士兵4000余人,陆续开抵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正式爆发。7月2日英舰抵厦门投文,并作武装挑衅,被击退,旋北上。5日攻占定海。8月,抵达天津白河口,递交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给清政府的照会,提出赔款、割地、鸦片贸易合法化等一系列侵略性要求。道光皇帝屈服于英军的武力恫吓,派直隶(今河北)总督琦善前往天津与英军谈判。琦善向英方表示一定重治林则徐,“秉公”查办鸦片问题,英军遂于9月中旬陆续南撤。道光皇帝任命琦善为钦差大臣到广州继续与英国侵略者谈判,并将林则徐、邓廷桢革职。11月底琦善到达广州,一反林则徐所为,自动撤除珠江口附近防务,裁减水师,遣散水勇乡勇,并镇压抗英民众。1841年1月7日,英军突然袭击,攻陷大角、沙角炮台,琦善派鲍鹏到穿鼻洋向义律(这时懿律已生病回国)求和。义律提出《穿鼻草约》,并于20日单方面公布,同时派兵强占香港。《穿鼻草约》包括割让香港、赔款烟价600万银元、恢复广州通商等条款。琦善的卖国行为,引起了广州人民的强烈反对。清政府也感到赔款、割地有伤“天朝尊严”,下令将琦善锁拿进京治罪,派御前大臣、皇侄奕山为靖逆将军,率军1.7万人赴广东同英军作战。义律获知消息后,于2月进攻虎门炮台,守将关天培率军死战,壮烈殉国。4月奕山到广州。5月21日派兵夜袭,次日英军进攻,占据城外四方炮台,猛轰广州城,奕山龟缩城内乞和。27日签订《广州和约》,向英军交纳赎城费600万元,赔偿英国商馆损失30万元,清军退驻广州城外60英里,英军退出虎门。道光皇帝不得已批准了《广州和约》。此后清朝统治者以为战事就此结束,开始裁减军队。但是,英国政府却嫌义律发布的《穿鼻草约》所得侵略权益太少,决定改派璞鼎查为全权代表,扩大侵华战争。璞鼎查率舰队于8月26日攻陷厦门,10月1日再陷定海,10日陷镇海,13日占宁波。道光皇帝被迫于10月18日任命协办大学士、皇侄奕经为扬威将军,率军赴浙江办理军务。1842年3月奕经集兵万余,从绍兴分兵三路进军,企图同时收复宁波、镇海、定海,结果一败涂地,从此不敢言战。道光皇帝急求妥协,又派耆英、伊里布赶赴浙江议和,遭到璞鼎查拒绝。为胁迫清政府接受其全部侵略要求,英军决定入侵长江,切断运河,直扑南京。5月18日,攻陷江防重镇乍浦。6月中旬,攻陷吴淞口炮台, 占领宝山、上海。7月攻陷镇江, 8月英军舰船侵入南京江面。8月29日,耆英与璞鼎查在英舰皋华丽号上, 按照英国侵略者提出的全部条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南京条约》。鸦片战争至此结束。从此, 中国由一个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英国东印度公司和该公司在印度

设立的鸦片制造厂的鸦片仓库

鸦片战争

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侵略野心愈来愈大,为了打开清政府闭关自守大门,扩大鸦片贸易,借以攫取暴利。到十九世纪初,每年平均输入鸦片四千五百七十箱。道光十八年(1838年)激增为四万零二百箱。鸦片输入,白银大量外流,银价上涨,清政府财政危机,国库存银少,朝内上下恐慌。道光十八年八月(1838年9月),湖广总督林则徐痛论鸦片之祸及官吏包庇之弊,指出鸦片流毒天下,“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使中国无御敌之兵,且无可充饷之银”。次年林则徐被任钦差大臣,赴广州禁烟。在武昌、汉口、长沙等地设立禁烟局,禁烟运动在各地迅速展开。林到达广州,协同两广总督邓廷桢,水师提督关天培,与英国鸦片贩子进行坚决斗争,迫使鸦片商收缴鸦片一万九千一百二十七箱,又二千一百一十九袋,共计二百三十七万六千二百五十四斤,于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日至五月十五日(1839年6月3日至6月25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林则徐为贯彻禁烟令,又努力整顿海防,修筑炮台,添购外国大炮二百多尊。主张“坚垒固军”、“以守为战”、“相信民心可用”。组织团练,多次打退英军的武装挑衅。道光二十年一月十八日(1840年2月20日)英国政府任命乔治·懿律和查理·义律为正副全权代表,并任命懿律为侵华英军总司令。五月二十二日(公历6月21 日)英舰四十八艘,士兵四千余人,陆续开抵广州海面,鸦片战争开始。因林则徐严密设防,英军未敢入广州,旋又转攻厦门。道光二十年六月七日(1840年7月5日)英军攻占定海。七月十四日(公历8月11日),懿律向清政府照会,提出鸦片贸易合法、赔款割地等侵略要求。道光帝把正确主张一概斥为“无理可恶”、“一片胡言”,并责备林则徐“措置失当”。派直隶总督琦善到大沽口与英国侵略军谈判。八月二十二日(公历9月17日)道光帝命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办。琦善到达广东,拆除一切防御设施,解散勇丁,惩责抗英有功将领。并于九月八日(公历10月3日)将林则徐、邓廷桢革职,镇压抗英群众。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初,英军攻陷珠江口沙角、大角炮台。道光二十一年一月三日(1841年1月25日)琦善擅与义律签订《穿鼻草约》,割让香港,赔款九百万元。二日后沙角、大角炮台失守。消息传至北京,清廷决定对英宣战。皇侄奕山为靖逆将军,户部尚书隆文、湖南提督杨芳为参赞大臣,驰往广州。二月五日(公历2月25日)英军猛攻虎门炮台,次日虎门失陷,广东提督关天培战死。英军继续进攻泥城、四方炮台,包围广州,奕山投降议和,签订《广州和约》,赔款六百万元,英军退出广州。四月十日(公历5月30日)广州三元里附近一百零三乡几万民众奋起抗英,英军遭致广州人民的沉重打击,不久退出虎门。同年五月(公历6月),广州升平社学领导反英斗争,英军从广州撤退,派璞鼎查代替义律策划向中国大规模进攻,厦门、金门、镇海、宁波相继失陷。清朝派皇侄奕经赴浙江应战,企图收复失地,结果大败。道光二十二年一月二十九日(1842年3月10日),奕经率军反攻宁波、镇海失败。于是道光帝一意求和,派耆英、伊里布到前线,向侵略者投降议和。四月九日(5月18日)英军攻陷乍浦,旋又进攻长江口吴松炮台,江南提督陈化成坚守西炮台,击毁敌舰两艘后,血战牺牲。五月十一日(6月19日),上海失守。六月十四日(7月21日)英军攻陷镇江。不久,英舰达南京下关江面。七月二十四日(8月29日),耆英全部承认英军提出的条件,在英舰上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使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

峨眉电影制片厂、成都江通城市合作银行等单位1997年联合摄制。编剧: 朱苏进、倪震、宋福先、麦天枢。导演: 谢晋。主要演员: 鲍国安(饰林则徐)、林连昆(饰琦善)、苏尼(饰道光皇帝)。


《鸦片战争》剧照


清朝道光年间,政治腐败,国力衰微,英国商人趁机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道光帝任用刚毅有为的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林则徐在广州雷厉风行推行禁烟政策。此举激怒了一心要向外推广殖民统治的英国首相梅尔本、外交大臣巴麦尊等人,他们唆使顾地在议会发表蛊惑人心的侵略宣言,使议会通过了对华战争议案。英国军舰开至广州海面,因林则徐早有防范,于是英国侵略者又改道北上,一路攻陷定海等地,到达天津大沽口,直逼北京城。惊惶失措的道光帝在洋枪洋炮的威逼下,改变主张,撤免林则徐,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解决争端。琦善采取一系列投降政策,默许英军占领香港。道光帝深感羞恼,又改变主意,决定与英军开战。但闭关锁国的中国无法与船坚炮利的英国相对抗。虎门炮台一战中,守将关天培等壮烈殉国。道光帝下诏,林则徐发配新疆,琦善则押解入京问罪。鸦片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将香港割让给英国。
该片一方面歌颂了林则徐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仁人志士那种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和忧国忧民的博大襟怀,另 一方面又批判了封建时代中国人由闭关锁国导致的狭隘心态。影片力求避免脸谱化、概念化倾向,注意将人物放在特定历史背景中展开,使主要人物形象更为丰满和复杂,因而更显其真实。它为中国电影拓展了更广阔的表现空间,为中国战争题材影片摆脱封闭模式走向世界竖立了新的里程碑。
影片获1997年第17届金鸡奖最佳影片奖等多种奖项。

鸦片战争

1840—1842年英国对华发动的侵略战争。18世纪末期起,英对华大量倾销鸦片,1838年达4万余箱,引起中国白银外流,“国日贫,民日弱”。同年底,清政府以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办鸦片事务。次年3月林到广州,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整顿海防,缉拿烟贩。6月3日到25日将所收缴英美等国鸦片237万余斤(其中美商鸦片10万余斤)于虎门海滩当众销毁。1840年4月,英国政府在美法支持下,借口“保护通商”,派好望角海军提督懿律率“东方远征军”开赴广东海面。6月28日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正式爆发。英军7月转攻厦门、陷定海,8月北犯大沽,胁迫清政府谈判。道光帝将林则徐、邓廷桢革职,派琦善赴广州议和。1841年1月英军袭占沙角、大角炮台。琦善与英方擅自订立《穿鼻草约》,清政府不予批准。27日道光帝下诏对英宣战,任命奕山为靖逆将军前往广州督战。2月英军陷虎门,关天培牺牲。5月炮击广州城垣,奕山乞降,订立《广州和约》。广州城郊三元里103乡人民起而抗英,将英军逐回军舰。8月英军陷厦门,10月攻克定海、镇海、宁波。道光帝以奕经为扬威将军趋浙办理军务。1842年3月奕经反攻宁波、定海、镇海失败,复派耆英、伊里布向英乞和。6月英军攻占吴淞、上海,7月攻取镇江后溯江而上。8月29日耆英、伊里布与英方订立了《南京条约》。从此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开始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历史任务,中国革命开始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

1840年至1842年英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18世纪末,英国侵略者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以牟取暴利,毒害中国民众,引起白银大量外流。很多爱国人士奋起提出禁烟主张。1839年春,林则徐在广州严厉禁烟,并多次打退英军挑衅。1840年6月,英国在美法两国的支持下发动侵华战争。战争期间,英国侵略者在广州三元里及其它沿海地区遭到中国人民和军队的英勇抵抗。但是,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清军在广东、江浙等几个战场接连失败。1842年8月,英舰侵入南京江面,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从此,中国由一个独立主权的封建国家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鸦片战争

1840—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18世纪末,英国开始向中国倾销鸦片。1800年,外国 (主要是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为4570箱,至鸦片战争前激增为40200箱。大量鸦片的输入和白银外流,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1888年底,清政府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东查禁鸦片。次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协同两广总督邓廷桢、水师提督关天培,与英美鸦片烟贩进行坚决斗争,迫使英国驻华商务监督及外国烟贩缴出鸦片2万多箱,6月3日至25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英国政府为了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破坏中国的禁烟运动,乘机挑起战争。战争始于1840年6月,止于1842年8月,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840年6月英国侵略军在乔治·义律率领下到达中国海面、封锁珠江口开始,到1841年1月初,英军攻陷沙角、大角炮台,强逼清钦差大臣琦善承认所谓《穿鼻草约》止。第二阶段,从1841年1月底,清政府决定对英宣战,派奕山为靖逆将军到广东主持战事起,到同年5月27日奕山战败求和,订立《广州和约》止。第三阶段,从英国决定扩大侵略战争,改派璞鼎查为全权公使,率领援军,于同年8月中旬进犯福建海面开始,到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代表耆英、伊里布与璞鼎查签订《南京条约》止。战争期间,以林则徐、邓廷桢为代表的爱国官兵对英军进行了坚决抵抗; 以三元里人民为代表的沿海沿江人民奋起抗敌,给英国侵略军以沉重打击。但由于以道光帝为首的清朝统治集团极端腐败,以穆彰阿、琦善、耆英为代表的官僚集团掌握实权,对内执行“防民甚于防寇”的政策,排斥打击林则徐、邓廷桢为首的抵抗派,对外执行妥协求和的方针,导致战争失败,最后以乞降结束战争。鸦片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鸦片战争

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1840年6月,英国舰船40多艘及士兵4000人到达中国,战争开始。1841年1月20日签订《穿鼻草约》。1841年2月攻占虎门。5月27日签订《广州和约》。1841年8月沿厦门北上,9月攻占定海,1842年6月攻占吴淞炮台,7月攻占镇江,8月初,英舰直达南京江面。清政府求和,8月29日签订《南京条约》,战争结束。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20 9: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