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鸳鸯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鸳鸯yuanyangAix galericulata

脊椎动物、鸟纲,鸭科。为我国著名的特有鸟。雄鸟体长约43厘米。羽色秀丽,最内2枚栗黄色的三级飞羽扩大成直立的帆状羽,极为明显。头具有冠羽,眼棕色,外围有黄白色环,嘴红棕色。雌鸟稍小,无冠羽和帆状羽,背部苍褐色,腹部呈白色。经常数对结成小群栖息于湖泊、水库和溪流中,多在树洞中筑巢产卵。雌雄鸟永不离居。飞行力颇强。在我国内蒙古和东北北部繁殖,在树洞中营巢,每窝产卵9~12枚,早成雏。迁徙时,旅经华北地区,在长江以南直到华南一带和台湾等地越冬。平时以橡子、杂草种子和谷物等植物性食物为主,兼食小鱼、虾、昆虫和蛙类;繁殖期以昆虫、鱼类等为食。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图319 鸳鸯
左:雌 右:雄

鸳鸯

是一种鸟名。传说雌雄双双形影不离,相伴而行,故又将它称为“匹鸟”。后来,人们用鸳鸯来形容夫妻。见卢照邻《长安古意》诗:“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大宋宣和遗事》引某女子词:“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得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

鸳鸯Yuanyang

雁形目鸭科的一种著名的鸟类,又称匹鸟,学名为Aix galeliculata。体型较小,体重在500克左右。雌、雄鸟羽色不同:雄鸟羽色华丽,头后有赤铜色羽冠,眼后有白色眉纹,翅上有一对栗黄色的扇状饰羽,直立如帆;雌鸟羽色暗淡,背面褐色,腹面白色,不具有扇状饰羽和头上的羽冠。主要栖息于溪流、湖泊及其它类型的水域,每年春季成群飞到我国东北及内蒙古等地繁殖,秋季再迁回到福建、广东等地越冬。性杂食,繁殖季节以鱼、虾、昆虫、蛙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取食一些植物的茎、叶;非繁殖季节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每年4—5月繁殖,巢筑在距地面10—15米的树洞之中,内以干草铺成皿状,再衬上一些绒羽。每窝产卵7—12枚,由雌鸟单独孵卵,孵化期约28—30天。
鸳鸯羽色华丽,平常多成对活动,因此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常被人们作为爱情和夫妻和睦的象征。现已被列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

鸳鸯mandarin duck

Aix galericulata L.,鸟纲,雁形目(Anseriformes ),鸭科(Anatidae )。雌雄异色,雄鸟羽色绚丽,头具羽冠,眼后有白色眉纹;喙红棕色,翼上最内两枚三级飞羽,为栗黄色,直立如帆,称帆羽。雌鸟体形稍小,头与背为灰褐色,腹部白色,无羽冠和帆羽。栖息于内陆江湖和溪流中。平时成对生活,性杂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兼食小鱼、蛙类和昆虫等。营巢于水边树洞中,每窝产卵7~12枚,卵呈淡绿黄色,早成鸟。在中国东北、内蒙古繁殖,在长江以南直到华南一带越冬。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又是著名的观赏鸟。

鸳鸯

鸳鸯

鸟纲雁形目鸭科鸳鸯属,为中型游禽。栖息于山涧溪流、湖泊、沼泽、水塘等水域中。喜群居,常与其它种类的野鸭集成小群,游荡在水面上。以草籽、橡子以及水生生物等为食。属候鸟,3月迁往北方,9月下旬南迁。见于平凉为旅鸟。动物园中多饲养供观赏。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