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九歌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284 九歌

楚辞篇名。“九歌”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楚辞》的《九歌》,是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11篇。其中《国殇》一篇,悼念和颂扬为楚国而战死的将士;其余篇章,则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哀伤。王逸说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但现代研究者多以为作于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用。


042 九歌

相传舜时的乐舞《韶》中有九段歌唱,称“九歌”。楚辞《九歌》,系屈原据楚地民间祭祀歌调填词。“九”言其多,实由十一首歌曲组成:首、尾二曲虔诚庄重,分别用于迎神、送神; 中间的九首,除《国殇》悼念为楚国捐躯的将士,肃穆悲壮,余皆为礼赞诸神或描写神灵间的眷恋,情极殷切,尤多哀伤。表现出“楚声”音乐的丰富多样。


038 九歌

见27037巫舞。

《九歌》jiuge

楚辞篇名。原为远古乐章名,后成为楚地民间祭神歌舞。屈原在此基础上改造加工,“更定其辞”(朱熹《楚辞集注》),成为自己的作品。这组诗歌共包括11篇,最后两篇的《国殇》祭奠为国捐躯的将士,《礼魂》为送神曲,其余9篇,各祭一位天神地祇。其中东皇太一是至高无上的天神,东君是太阳神,云中君是云神,大司命是主寿命之神,少司命是主子嗣之神,湘君与湘夫人是湘水的男女二神,河伯是河神,山鬼是山神。除东皇太一外,其余各神均为一男一女,两两相配。
《九歌》带有浓厚的宗教情调,普遍采用了由男女巫觋扮作神祇和迎神者,互相唱和的形式,如同生动的歌舞剧。其中有的表现热烈隆重的迎神场面,有的表现对神的歌颂和礼赞,更多的是写男女神祇之间的恋爱和思念,实为在宗教形式下的人间恋歌。除了浓郁的浪漫色彩,《九歌》还具有清丽绵邈、深婉蕴藉的风格。其语言优美明快,典雅隽永,生活气息浓厚。作者善于写出主人公深邃复杂、细腻缠绵的感情,使之委曲动人。如《山鬼》写女主人公伫立山巅,等候与恋人相会,把她的起伏不定、倏忽变化的思绪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展示了青年男女的恋爱心理。诗中常用环境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形象和感情,如《湘夫人》的开头用萧飒的秋景衬托着湘夫人的绰约身姿,引出了湘君的思念与惆怅,境界凄凉忧怨,情景交融。另外,《国殇》一诗着意渲染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和将士们视死如归的战斗热情,全诗采用整齐的七言句式,句句押韵,节奏紧张急促,有力地传达出激烈的战斗气氛,作品豪迈悲壮,慷慨激昂,在《九歌》中别具一格。

九歌

是屈原所作《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十一篇诗歌的总称。“九”在这里并非实数,古人常以 “九”表示数目之多。《九歌》和祠神有关。王逸《楚辞章句》说: “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辞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讽谏,故其文意不同,章句杂错,而广异义焉。” 可见,《九歌》是屈原采用楚国民间祭鬼神的乐舞歌辞作为原始材料,经过艺术加工写成的作品。《九歌》中,除《国殇》是祭祀为国牺牲壮士的乐歌,《礼魂》是祭典结束之前的送神曲外,其余九篇,每篇专祭一神,并以神名作为篇名。《东皇太一》祭祀天神,《云中君》祭祀云神,《湘君》、《湘夫人》祭祀湘水之神,《大司命》祭祀主寿命之神,《少司命》祭祀主子嗣之神,《东君》祭祀太阳神。这九篇都是祭祀自然之神的乐歌。《九歌》表现了楚国人民生活的一个侧面,同时也注入屈原自己的悲苦心情。这些诗歌,想像丰富,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语言优美,具有民歌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屈原其他作品相比,艺术上有独具的特色。

九歌

《楚辞》篇名。战国楚屈原根据民间祭祀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九歌》原为古乐曲名,屈原借作其组诗的总称。“九”言其多,不指实数。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共11篇。《国殇》一篇,悼念和礼赞为国捐躯的将士,辞言壮伟,与其他篇什风格不同。其余10篇,多为描写神灵间的眷念,表现出深切的思念和所求未遂的哀伤。汉王逸、宋朱熹都说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为陈述对神的敬意,显示自己“冤结”,含讽谏之意。现代研究者多认为系放逐前作,仅供祭祀之用,并无寄托。这些诗想象丰富,文辞清婉,融入民歌情调,艺术上具有独特风格。

九歌

传说中很古的乐章,以民间祭歌为基础创作而成。《楚辞》中的《九歌》是屈原根据民间祭歌加工修改而创造出来的一组抒情诗,仅供祭祀之用。《九歌》包括11章,多数人认为前10章是祭10种神灵。从古代人类宗教思想的渊源考察,都与生产斗争与生存竞争关系密切。10种神灵可分3种类型:
❶天神——东皇太一(天神之贵者)、云中君(云神)、大司命(主寿命的神)、少司命(主子嗣的神)、东君(太阳神);
❷地祗——湘君与湘夫人(湘水之神)、河伯(河神)、山鬼(山神);
❸人鬼——国殇(阵亡将士之魂)。其形式大约是由巫者扮演的赛神歌舞。《东皇太一》为至尊,写庄严肃穆的祭神场面。《国殇》是悼念阵亡将士的祭歌,声调激昂,风格刚健,也是一支发扬蹈厉、鼓舞士气的战歌。其余或重在表现对神的热烈礼赞,或重在写神的恋爱情,多数篇章中有男女相悦之词,在宗教外衣下表现人世的恋爱生活。特别是《湘君》、《湘夫人》、《山鬼》是3篇优秀的恋歌。这些作品对环境气氛的描写庄重典雅,活泼优美,充满生活气息。对人物感情的刻画细腻曲折,想象丰富,语言精美,充满浪漫气息。从诗歌意境上看,很有独到之处。

九歌

中国古代歌曲。屈原放逐来到南楚大地,依湘、沅两水流域的民间祭祀乐舞形式创作的一套大型组歌。共11篇: 《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令》、《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其中除《东皇太一》是敬天神,《国殇》是祭阵亡将士,《礼魂》是送神乐歌外,其余8篇均写了神与神、神与人之间的倾慕、眷恋之情,洋溢着人世间的真挚感情,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气息。其音乐早已失传,但从文辞中可以窥见乐歌句式结构的活泼多姿,律动的铿锵顿挫,曲调的丰富多彩。所用乐器有打击乐器鼓、钟; 吹管乐器竽、箎、排箫; 拨弦乐器瑟等6件。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3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