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九白之贡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九白之贡明季,东北的后金政权迅速崛起。在皇太极执政时期,为扫清攻明道路,三次用兵察哈尔,统一了漠南蒙古。然后又对漠北蒙古喀尔喀三部施加影响。喀尔喀三部,分别为土谢图汗、扎萨克图汗和车臣汗所统治。明崇祯九年 (后金天聪十年,1636) 二月,皇太极派使臣前往喀尔喀三部,申明利害,劝其遣使赴后金谈判 “讲和事宜”。同年十一月,车臣汗遣卫征喇嘛等来沈阳朝贡。崇祯十一年 (清崇德三年,1638) 三月,喀尔喀三部遣使来朝。蒙古地处沙漠,罕有出产,惟有马匹骆驼可作贡品。皇太极规定每年向清朝各贡白马八匹,白驼一峰,称为“九白之贡”。从此,喀尔喀蒙古与清建立了臣属关系,外蒙古自此归入清朝版图。 九白之贡喀尔喀蒙古朝贡的一种隆重大礼。源于成吉思汗时代。蒙古族习俗崇九尚白,以九为大,以白为吉,故进贡或赏罚均以九为单位,以九九为最高。如成吉思汗时谒见者“皆以九九为数来献”(《元朝秘史》第267节),1206年成吉思汗即汗位时建“九斿白旗”(《元史》卷六十七)。清崇德三年(1638)土谢图汗、车臣汗,札萨克图汗遣使向清朝朝贡,以示隶属,清定九白为年贡,每年贡白马八匹、白驼一匹,岁以为常。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