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麻雀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麻雀maquePasser montanus脊椎动物,鸟纲,文鸟科。体长约14厘米。成鸟的嘴黑色,圆锥状,跗跖浅褐色。雌、雄鸟羽色近似,仅肩羽有明显差别,雄鸟为褐红色,雌鸟呈橄榄褐色。头和颈部均为栗褐色,背部稍浅,有黑色条纹。脸侧各有1块黑斑,翼部有2条白色带状斑。尾羽呈小叉状。成鸟喉部黑色,幼鸟近灰色,下体为灰白色。多在屋壁、檐边或树洞中作巢育雏,故又称“家雀”。食性随季节变化,平时以谷类为主,冬时兼食杂草种子,生殖季中常捕食昆虫哺喂雏鸟。为我国最习见的留鸟之一,遍布平原和丘陵地带。 图373 麻雀 麻雀Ma que雀形目文鸟科的一种常见鸟类,俗称“家贼”,学名为Passer montanus。头顶与颈背部的羽毛为栗褐色,脸侧白色但有黑色的颊斑,喉部具显著黑斑,其余背羽都由褐、黑和淡棕色羽毛构成。全身的羽毛布满麻杂的斑纹,故将其称为麻雀。嘴粗短,呈圆锥状。脚短小,适于在地面上跳跃。两翅短小,仅能做短距离的飞行。经观察,其飞行速度一般为每秒钟8—10米,飞行高度10—20米,持续飞行时间一般不超过4分钟。多栖息在居民点附近,白天外出觅食,晚上栖息于屋檐下、树洞中或树枝上。喜群居,在秋季常结成数百只以上的大群。繁殖力很强,一年可繁殖2—3次。巢多筑在屋檐下、墙洞或树洞中,有时也筑在人工巢箱、电线杆、路灯架等有洞穴或空隙的地方。巢由雌、雄鸟共同筑造,主要用干草编成,内壁衬以羽毛或兽毛。每窝产卵5—6枚。卵为淡青色,表面布满褐色的斑点,重量在1.7克左右。孵卵由雌、雄鸟轮流进行,孵化期约12天。雏鸟为晚成雏,刚出壳时全身无毛,眼尚未睁开,需留巢哺育15—16天才能独立觅食。 麻雀tree sparrowPasser montanus saturatus Stej-neger,又称家雀、老家贼。鸟纲,雀形目,文鸟科(Ploceidae)。体长约14 cm。头顶、颈部栗褐色,上体棕褐色,背、肩密布黑褐色条纹,斑驳错杂显著,故称麻雀。成群活动于村屯住宅附近。性活泼机警,善跳跃。营巢于屋壁、檐边或树洞。繁殖力强,一年可繁殖2窝,每窝产卵5~6枚。雌雄轮流孵卵,孵卵期12天左右。食性随季节变化,平时主食谷类,冬季兼食杂草种子,繁殖季节捕食昆虫,多为害虫,对农林既有害又有益。中国分布广泛,是常见的一种留鸟。 麻雀文乌科麻雀Passer montanus Saturatus Stejneger.麻雀的肉及粪便均可入药。公麻雀之粪便称“白丁香”。粪便味苦,性温。有小毒。肉味甘,性温。润肾,消积除胀,明目。❶脏腑虚损、阳气乏弱,鲜麻雀肉5只蒸吃,或配猪肉,或配党参、元肉等蒸服。 麻雀即“树麻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