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黄地老虎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黄地老虎bark feedin g cutworm

Agrotis segetumSchiffermiiller,昆虫纲,鳞翅目,夜蛾科。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及四川省;欧洲、非洲和亚洲其他地区也有分布。寄主主要有棉花、旱粮作物、麻类、烟草、甜菜、蔬菜等。成虫翅展31~43mm;触角雌蛾丝状,雄蛾端部丝状,基部双栉齿状;前翅黄褐色,斑纹明显,但肾状纹外侧无黑斑;后翅白色,半透明。末龄幼虫体长33~43 mm,灰黄褐色,颗粒不明显,腹背毛片前后大小一致,臀板黄褐色,中央有一黄色细纵纹。华北地区及河南、山东年发生3~4代,江苏4代,以幼虫越冬。生活习性与小地老虎相似,但一般发生偏晚。防治方法见“小地老虎”。

黄地老虎

鳞翅目夜蛾科。成虫体长15—18毫米,翅展35—45毫米,前翅灰黄、灰褐色,有时灰黑色,肾状、楔状纹边缘较深,环状纹中央有一粗大黑点,后翅白色。幼虫长40—50毫米,体黄色光滑。全疆分布,严重危害春、秋作物。

黄地老虎

甘肃常发的主要地下害虫之一。主要分布在武威、张掖、酒泉3地区,一年发生2~3代,以老熟幼虫在阳面埂5~20厘米深处越冬,次年4月土温升到11℃时,开始到土表2~5厘米处化蛹。蛹期12~14天。越冬代成虫发蛾高峰期一般约在立夏后的5月上旬,并开始产卵于苦蒿、灰条、旋花第一代、秋糜子、秋菜(第二代)等野草和作物的叶的背面。卵期6~7天。幼虫黄褐色,主要危害棉花、玉米、糜子、马铃薯、甜菜、蔬菜等作物,危害盛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 9月下旬开始越冬。除此的其他习性与小地老虎的习性相似。防治法见 “地老虎” 辞条中的 “防治法”。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