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条 | 黑青小蜂 |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 释义 | 黑青小蜂ting golden wasp越冬棉红铃虫重要外寄生性天敌昆虫,又名红铃虫金小蜂。学名Dibrachys cavus (Walker)。膜翅目,金小蜂科。广布于欧、美、亚、大洋洲及非洲北部。中国全境多有分布。已知寄主有6目、36科、149种。主要有大蜡螟、麦蛾、红铃虫、黄刺蛾、粟褐斑螟、菜蛾、苹果蠹蛾以及鳞翅目和鞘翅目的寄生性天敌茧蜂、姬蜂等。因此,既是初寄生物,又可重寄生(见寄生)。
黑青小蜂 寄生习性 在湖北一年发生11~12代,以幼虫或蛹在越冬红铃虫的茧内越冬,3月化蛹,4月初羽化为成虫,4月上中旬在棉仓内进行寄生活动,5~6月寄生率上升,7~8月气温高,一部分转到仓外其他寄主上繁殖。每雌产卵50~60粒,寄生红铃虫5~10头,最多可达22头;卵产于寄主体外,孵化后幼虫在体表取食,有的刺死红铃虫后,吸取体液,而不在寄主的体内产卵。繁殖利用 20世纪30年代,阿根廷曾饲育散放这种蜂防治大蜡螟。1955~1957年中国利用红铃虫大量繁蜂成功,1960年推广到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放蜂仓库内,对越冬红铃虫寄生率达75~95%,使第一代红铃虫对附近棉田花害率降低60~70%。 选育优良种蜂。冬季采集越冬红铃虫茧,放在温箱、温室或饲养盒内繁殖,保持温度18~25℃,相对湿度70~80%;按5头红铃虫接1头雌蜂,25~30天即可出蜂;冬春可以繁殖3代以上,可在冬季自然低温下贮存,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棉仓内释放。每5 000公斤籽花放蜂1 000头。经两代繁殖,越冬红铃虫被寄生率可达到80%左右。 |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