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龙灯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08 龙灯见27107龙舞。 119 龙灯见27115灯舞。 龙灯民间重大庆典活动时的传统娱乐节目。从汉代的百戏之一“鱼龙曼衍”发展而来,唐宋的“社火”中多有龙灯表演。据记载,南宋时临安(今浙江杭州)的元宵之夜,就有用草扎成的长龙。 龙灯亦称“龙舞”、“耍龙灯”。汉族节日传统民间灯彩。流行东北各地。每逢春节、元宵、灯会、庙会及丰收年,都举行灯舞活动。关东以布龙为主,分“龙头”、“龙尾”和“龙身”(龙节)三大部分。龙身是七个硬节、八个软节; 辽南为九个硬节,十个软节。身穿彩衣手持龙珠的人在前引龙,引龙人俯仰翻滚,龙头则上下飞舞,龙身各节随之舞动。各龙节要拉开抻直,关键在于第二节,即要带动其它各节紧跟龙头,又要拉直龙脖。“龙头”、“二把”、“龙尾”称为舞龙“三柱”。动作有“大波浪”、“打滚”、“垛龙”、“快倒把”、“窝脖”、“双钻裆”、“越龙脊”和“盘玉柱”等。最后,围绕大火盆(堆)起舞,在熊熊烈火中起舞,最为精彩。 龙灯lonɡdenɡ民间传统社火。流行于境内各地,以三原最为盛行。三原耍龙灯较盛行的地区有西关、东关、西里村、邵村、陂西等处,又以县城西关和邵村双龙戏珠、西里村的龙灯最为驰名。西关龙灯造型长大、神态威严,用筒子做竹架结构,故称筒子龙。传说起源于明清,号称西关老龙。西里村的龙灯小巧玲珑,号称西里小龙,其特点是表演活跃。北原邵村则是双龙戏珠,又别具一格。耍龙灯时,先由四人手提云朵跑场,再由四人擎鲤鱼出场引出麟鳖,而后引出龙灯。舞龙套数有:龙门三现、翻江倒海、拜四方、翻滚、朝天一炷香、珍珠倒卷帘、双钻、单钻、盘龙门、回龙门等名目。旧时常在春节闹社火时表演。20世纪80年代后,凡遇重大节日及庆典时,也进行表演。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