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七)海淡水名特优新产品开发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七)海淡水名特优新产品开发

80年代中期开始,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创汇农业发展的需要,福建的水产珍品开发开始起步。1986年在平潭县开始了海水网箱养殖真鲷、石斑鱼,并取得成功。1987年全省海水网箱养鱼迅速扩大,区域发展到诏安、福清、惠安、罗源等县,网箱从54个发展到1200多个,养殖品种也从真鲷、石斑鱼发展到大黄鱼、鲈鱼、比目鱼等多种珍贵鱼类。进入90年代,福建把发展水产珍品养殖作为水产开发的一个重点。“八五”期间,省级共安排水产专项经费和生产周转金500多万元用于扶持海淡水名特优新品种养殖开发。到1995年,全省的水产珍品养殖已形成较大规模,对虾、鳗鱼、甲鱼、鲍鱼、毛蟹、牛蛙、青蟹和海水网箱养殖等成为新兴养殖产业,全省名优品种产值80亿元,占水产品产值的40%。如鲍鱼养殖作为“八五”重点开发品种,全省1995年工业化养鲍面积3.9万平方米,产量110吨;大黄鱼养殖从海上网箱养殖发展到陆上养殖,海上网箱养殖3500个,陆上养殖面积10公顷,产量100多吨;甲鱼养殖成为全省水产养殖的一个新“热点”,全省养殖面积344公顷,产量2618吨;罗氏沼虾和红鳍东方鲀等新品种在1994年试养成功的基础上,1995年在全省各地得到推广,并形成了一定规模,全省罗氏沼虾养殖面积333.3公顷,投苗量超过7000万尾,红鳍东方鲀养殖面积达100公顷,投苗量100万尾。水产珍品养殖面积和产量的不断扩大,促进了创汇渔业的发展,1995年提供出口的有淡水鳗、真鲷、海水优质鱼类十多种,出口产量10万多吨, 创汇6亿美元。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3: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