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 化肥农药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三) 化肥农药

1.化肥。上海郊区引进和施用化肥始于1906年。新中国成立前施用化肥水平很低, 每亩不足500克,且品种单一, 主要是硫酸铵。新中国成立后, 化肥用量迅速增加, 品种也不断增多, 每公顷从60年代初的80千克 (纯) 增加到70年代的371千克 (纯)。化肥用量过高, 不仅造成流失, 污染水体, 还会增加作物 (尤其是蔬菜) 硝酸盐的含量。1992—1995年, 上海农学院园环系和上海农科院环科所研究了化肥流失的去向及其对径流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上海市郊流入水体中化肥总量 (纯) 为15 152吨, 其中氮14 116吨, 占93%, 磷和钾共占7%。
2.农药。上海市郊50年代使用的农药品种主要为六六六和滴滴涕等杀虫剂。70年代, 杀菌剂、除草剂等有机磷、有机氯农药比例日益上升,品种多达几十种。1973年, 郊区六六六纯用量达432吨, 为70年代之最, 污染问题十分突出。80年代初, 国家禁止使用有机氯农药。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上海农科院畜牧所和上海奶牛所先后对饲料、鸡蛋、鸡脂肪及牛奶等进行了抽样调查, 发现鸡蛋和鸡脂肪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残留量均在国家卫生标准以下。调查还表明, 牛奶的农药残留状况较好, BHC和DDT的超标仅占3.3%, 96.7%的奶样为合格。农药污染对水体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