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国营、供销合作商业的频繁更动与调整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三)国营、供销合作商业的频繁更动与调整1958—1962年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组织的活跃,一些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商业机构也随之频繁变动,1958年,仅在半年内省国合商业就进行了三次的撤销和合并,各级商业企业机构也一再变动,搞“政企合一”和由“条条核算”改为“块块核算”。按照“消除重复、调整合并,多设综合,少设专业”的要求,撤掉了一批具有经营特色的商业、服务业网点,下放十几万名商业、供销合作社职工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大大削弱了商业队伍。在农村为适应人民公社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的要求,对农村商业管理体制实行“两放、三统、一包”。两放,就是下放人员,下放资产;三统,就是统一政策,统一计划,统一资金管理;一包,就是包上缴财政任务。将农村商业的资金、商品、人事全部下放给人民公社,基层供销合作社下放为人民公社的供销部,全省共下放基层供销社1 075个,人员7. 1万人,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约4.4亿元。商业机构下放后,有些地方任意调走人员,挪用资金,赊销、拿走商品,有的不执行国家统派购政策,不按计划调拨商品。由于机构人员大大减少,管理权限过于分散,商业部门从上到下出现机构粗、人员少、领导骨干弱的状况,严重影响商业工作和农村商品流通的发展。
1960年,广东省政府根据党中央颁布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和《关于商业工作问题的决定》精神,对商业机构又进行了认真的调整。1961年,商业、供销两线分开,恢复供销合作社建制,加强对农村商业的领导和管理。1962年,广东省人委做出《关于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经营分工的决定》规定,国营商业是商业的领导力量,是全民所有制经济,其任务是全面组织商品流转;供销合作社是国营商业的助手,是集体所有制经济,其主要任务是管好和搞活农村商业,组织好农产品收购。商业体制的调整,对管理和组织好城乡商品流通,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