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冠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冠巾ɡuānjīn❶冠和巾的统称,多代之男性首服,亦泛指服饰。汉以前冠是贵族戴的礼帽,巾则是庶人戴的头帕,东汉以后,庶人戴的巾帻却流行开来,文人以戴巾帻显示风流潇洒,后来连将相大臣也多有服之者。冠的样式虽然日益繁杂,明目众多,但一直是一种正式的礼帽。汉刘熙《释名·释首饰》:“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唐韩愈《送僧澄观》诗:“向风长叹不可见,我欲收敛加冠巾。”宋苏轼《病后述古邀往城外寻春》诗:“卧听使君鸣鼓角,试呼稚子整冠巾。”李光《水调歌头》词:“肯羡当年轩冕,时引壶觞独酌,一笑落冠巾。”明高启《丁孝廉惠冠巾》诗:“知试山人服,冠巾远寄重。” 冠巾古代的一种首饰。《释名》:“士冠,庶人巾”,即士大夫着冠,一般百姓戴巾 (参见 “巾”条)。冠,为加在发髻上的一个罩子,用以束发,也就是《释名》所说的“冠,贯也,所以贯韬发也”。冠的式样、质地因时而异,名目繁多。如汉代的 “通天冠”、“高山冠”、“远游冠”,北朝的“漆纱笼冠”,晋代的“小冠”,唐宋时的“卷梁冠”等。古时男子二十成年时要行冠礼,即着冠表示成年。在历史上,妇女也有戴冠的,如北朝女官戴的 “漆纱笼冠”,唐宋女子着的 “花冠” 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