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冠心病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冠心病guanxinbing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系指粥样硬化病变使冠状动脉管腔狭窄、阻塞,导致心脏心肌缺血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生在40~5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在欧美国家本病极为常见。美国每年约50万人死于冠心病,占人口死亡人数的1/3~1/2,占心脏病死亡的50~75%。在我国死亡率为29.6/10万人,占心脏病死亡人数的1/5左右,近年有增多趋势。冠心病一般分为5种临床类型: (1)隐匿型冠心病:无症状,有心电图改变。(2)心绞痛型冠心病:发作性胸骨后疼痛,为一时性心肌缺血所致,可无组织形态学改变。(3)心肌梗塞型冠心病:症状严重,由冠状动脉闭塞致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所致。(4)心肌硬化型冠心病:表现为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长期心肌缺血致心肌纤维化引起。(5)猝死型冠心病:因原发性心搏骤停而死亡。多为心脏缺血导致严重心律失常引起死亡。正确的预防措施可以控制冠心病发生、发展。如针对发病有关因素(包括戒烟、降脂、防治高血压病及糖尿病等)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如适当地调节脑力与体力活动,安排合理的饮食制度,预防或纠正脂质代谢紊乱,服用降脂、抗血小板凝聚及抗心绞痛药物等,严重冠状动脉狭窄可做冠状动脉再通手术或外科搭桥手术治疗。

冠心病

冠心病为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脏病。这种心脏病主要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供血不全,致产生缺氧而导致冠心病。我国22个省市统计冠心病发病率为6.46%,随年龄增加发病率逐渐增加。但有报道高于90岁的老年人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反较壮年人轻,冠心病的发病率反而下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指影响冠心病发生及发展的危险因素,按其影响严重程度的顺序为:
❶血脂增高,尤其血中胆固醇增高可促使冠心病发生及发展。
❷高血压,血压愈高,发病率愈高。收缩期血压高于180毫米汞柱的老年人冠心病患病率比120毫米汞柱者高6倍。
❸吸烟,烟雾中CO(一氧化碳)使血中碳氧血红蛋白达到90%时,虽可使冠状动脉血流增加,但由于冠状动脉硬化不能代偿,易发生心肌缺血。烟雾中尼古丁可使冠状动脉收缩,容易诱发心绞痛。
❹肥胖,多有家族史,易发生冠心病。
❺饮食安排不当,如大量饮酒,可使血压突然升高,加重冠心病的严重性。
❻缺乏体格锻炼,易导致肥胖。
❼精神受刺激,易使血压突然升高。
❽高尿酸血症。
❾肺活量减低。老年人影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以高血脂、高血压、吸烟及精神受刺激等更为重要。冠心病分为5型,即隐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肌硬化及心律失常。在病理解剖上,隐性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有改变,但临床上老年人并无心肌缺血,一般无心脏方面症状。心绞痛,最常见的病因为冠状动脉主干部动脉硬化及狭窄,冠状动脉高度狭窄程度的增加,男性较女性出现早,男性为50岁,女性为60岁。心绞痛发作与冠状循环形成侧枝循环程度有关,形成完善,心绞痛出现少,甚至不出现,反之易出现。急性心肌梗塞,由于已硬化的冠状动脉内出现血栓形成,致局部心肌缺血,进而发展为心肌坏死等,甚至导致心肌破裂。心肌硬化主要与冠状动脉硬化,长期心肌供血障碍,致心肌营养障碍,发生萎缩,结缔组织增生,最后发生心肌硬化。心律失常,冠心病尤其急性心肌梗塞时,在开始80%病人易发生心律失常,多见室性早搏、心动过速、室颤、窦缓、房室交界性心律、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又可成为诱发急性心梗的原因。防治冠心病应尽量排除各种影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发现冠心病后,应注意预防因心搏骤停而猝死。注意避免情绪激动,避免过剧的体力活动,但宜进行轻度且适当的体育锻炼,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肥胖。安排合理平衡饮食,多摄取水果及蔬菜。在工作及生活方面应避免过度紧张。避免心理冲突。睡眠要充足,提倡不吸烟,不饮酒。药物可用扩血管药物,积极治疗心律不整。急性心肌梗塞时宜住院监护,直至脱离危险期。

冠心病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最常见的心脏病。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痉挛引起。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猝死等表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和减少心肌的耗氧量,使用活血祛瘀的中草药及硝酸酯类药、B—受体阻断剂、钙通道阻滞剂,冠状动脉搭桥术、血管气囊成形术等治疗。

冠心病

冠心病的全名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营养心肌本身的血管称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以后,血管腔狭窄,引起心肌供血不足,故也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起源于主动脉起始部分,分成三条主支(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当某一主支发生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达70%以上时,即可能引起临床症状,或者狭窄虽然尚不很严重,但如发生血管收缩痉挛,也可以一时性加重缺血而出现临床症状。已经产生临床症状的冠心病确切发生率不很清楚。在我国中年以上人群普查其发病率大约为5~7%(不包括尚未狭窄到引起病状者)。男性多于女性,女性主要见于闭经以后妇女。本病在我国有逐渐增多趋势。某些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遗传、过量吸烟及长期脑力活动紧张等)可视为容易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大致有如下几种:
❶心绞痛;
❷心肌梗塞;
❸心跳节律失常;
❹心力衰竭;
❺猝死。其中心绞痛及心肌梗塞是有诊断价值的重要表现,在以后章节将详细介绍。单独的老年人心跳节律失常或心力衰竭而从无典型的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病史者,则不一定是冠心病,可能因其他类型的心脏病引起,如老年人退行变性心脏病。冠心病的防治与动脉粥样硬化基本相同。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则需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

冠心病

一种心脏病。多发生于40~5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在许多国家是人群中首位的死亡原因,占心脏病死亡的10%~20%。近亲得病机会可5倍于无这种情况的家族。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50%有冠心病。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