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技术引进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三)技术引进

上海郊区农业技术引进的内容涉及粮、棉、油、蔬菜、果树、畜禽、化肥、农机等技术,以及农业生产管理。
1981年从波兰引进所密尔Ⅱ蘑菇菌种,经1982年春秋两季和1983年春季的大面积对比试验,该菌种产量较高、菇型大、肉头厚的特点。对促进盐水蘑菇的生产起了积极的作用。1983年上海市农科院引进澳大利亚的低芥酸油菜品种韦斯贝尔为父本,以甘蓝型早熟品系8201为母本,进行杂交,经连续多代选择,育成了低芥酸油菜品种申优青。
1985年以来,上海市农科院以菜篮子工程为重点,先后进行了14个项目的国外智力引进工作。例如,草莓由于病毒严重,果实小、产量低,农科院邀请日本大阪府农林技术开发中心的二位专家先后来上海工作。日方专家带来了3种检定草莓病毒必备的野生草莓指示植物,详细介绍了草莓病毒的检定程序和方法, 在中日专家的共同努力下, 很快掌握了两种病毒的检定技术, 解决了病毒鉴别问题, 草莓无毒苗比生产用种增产44%。在植物疫霉病的研究上, 农科院植保所聘请了美国九州大学河边分校的教授来院工作, 对蔬菜、花卉、树木上的疫霉菌进行分离、鉴别和危害研究, 科技人员很快掌握了疫霉菌的识别、分离、检测和鉴定整套技术; 又聘请美国夏威夷大学的教授, 通过三年的工作, 使青椒疫霉病和小麦赤霉病在生物防治上解决了抗菌筛选培养、生物防治剂的制备及田间试验等一系列的关键技术措施。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在美国专家指导下, 用原生质体技术构建了香菇8个组合共127个种内融合子, 其中2个香菇种内融合子 (农1、农2) 经过两年多点栽培试验,1990年中试面积190平方米, 这两个融合子比我国常规栽培品种7 402的产量分别增产24%和15%, 并具有菇形圆整、菌柄短、菌丝对培养料分解能力强等优点。美国专家赠送的杂交蘑菇菌株 “152”经过培育强化, 几年来推广400多万平方米, 增加社会经济效益2 000万元以上。
除了直接引进国外的先进农业技术之外, 还通过合作研究, 提高农业技术水平。上海农科院土肥所与澳大利亚农业研究中心合作 “提高氮肥利用率” 的研究项目, 澳方专家运用微气象学原理对氮的损失进行定量研究, 通过计算吸收量准确地测定氮肥损失量,为合理施肥、提高氮肥利用率提供了科学依据。又如上海梅山猪繁殖力高, 肉质好而闻名于世, 但它的胴体瘦肉率偏低, 仅44%左右, 经过与法国农业研究院的合作研究, 以法国的大约克夏和汉普夏瘦肉型猪为父本与梅山猪进行杂交, 获得了商品瘦肉猪, 瘦肉率高达58%左右, 且生长快、耗料省。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4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