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 挫折和恢复时期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三) 挫折和恢复时期1966—1978年

粮食总产比1965年减少10%以上,经营出现亏损,从1966年到1968年三年累计亏损达2700多万元。奶牛头数下降,牛奶产量锐减。随着首都人口增加,“喝奶难”的问题日益突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农场生产受到冲击。1968年北京市国营农场管理局被撤销,各农场下放到所在区、县管理,造成了科技工作削弱,经营管理混乱,生产萎缩。然而农场系统广大职工、农民、干部及科技人员,克服困难,仍然坚持生产。直至1970年国务院召开北方农业会议后,农业和农村形势开始出现转机,1972年各农场重新划归市农林局管理,实行市局和区、县双重领导的体制,国营农场生产开始得到恢复和发展。
这以后,各农场结合“农业学大寨”,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灌溉条件,治理低洼易涝盐碱地,增加农机装备,加强管理工作,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培育、推广良种,改革耕作制度,使粮食生产稳步增长。在国家农林部的支持下,加大对奶牛生产的投入,改造了一批牛舍,增添了机械挤奶设备;建立种公牛站,推广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改良牛群;安排奶牛专用饲料地,保证饲料供应;加强防疫工作,改进饲养管理,使牛奶生产逐步回升。养猪生产自70年代初也开始回升。同时,工业有了发展,结合市区工厂外迁,农场系统接收了一批设备和人员,办起一批工业企业,到1976年,农场系统国营工业企业66个,职工11000多人,产值11734万元。
到1978年,农场系统粮食播种面积达到5.58万公顷,总产19280万公斤;蔬菜面积5400公顷,总产16189万公斤;果树面积2922公顷,总产3103万公斤;奶牛达到15267头,其中成乳牛9300头,牛奶总产5043万公斤。养猪存栏22.4万头。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