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改造低产田与建设吨粮田相结合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三)改造低产田与建设吨粮田相结合

1979年以后,广东及时总结“文革”中改造低产田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因地制宜,在治水、改土、增肥的基础上增加良种、良法,把改造中低产田同建设吨粮田相结合的农建改低“五配套”的科学方法。改低点按工程设计进行检查验收,做一件成一件,高标准改造中低产田。1987年国家水电部农水司组织了中国水电科学研究院、武汉水电学院和江苏、浙江、湖北、辽宁省水利(电力)厅等有关部门对广东改造中低产田的成效进行验收并给予充分的肯定。
1988年冬,广东省提出了用三至四年时间,把现有年亩产稻谷500公斤以下的73. 3万公顷中低产田进行改造的目标,并从1990年度开始省每年投入农建资金3 000万元。在省的带动下,各地增加了对农建改低资金投入。按一次投资,多年受益的原则,突出搞好田间永久性设施配套。全省在1990—1991年两年共建成防渗漏渠道和农田机耕地下灌溉管道1.08万公里。“六五”至“七五”期间全省重点兴建了大批农田配套工程,建设陂头、涵闸及蓄、引、提水设施,机耕路和田间桥达18万宗,高标准改造中低产田58.87万公顷,“七五”期间全省建成吨粮田20万公顷。1992年全省水稻播种面积287. 58万公顷,平均亩产371公斤,比1988年增56公斤。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