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二)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农村党支部建设不断加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二)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农村党支部建设不断加强

1956年9月,河北省委组织部印发了 《关于结合生产整社推行农村整党的意见的通知》,针对农业合作化以来党、政、社的工作范围划分不够清楚,不少的党支部在对合作社的领导上,事事干涉,包办代替,领导干部整日忙于合作社的日常事务,放松党的政治思想工作,有些地区已开始出现新的落后支部等问题,提出了今后在整党中要帮助基层组织树立领导秩序,建立与健全支部的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度,严格党内民主生活,加强对支部工作的领导,健全党、政、群、团各个组织,加强合作社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各个组织的作用。到1957年8月份,基本完成了对落后支部的切实整顿,进一步健全了支部的集体领导和组织生活制度,党内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民主生活日趋活跃。1961年冬到1962年,各地根据省委要求,在整风整社中普遍进行了整党工作。在整顿中,采取了从教育入手,在提高思想觉悟的基础上,依靠支部的内在力量,通过总结检查工作,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手段,解决支部中存在的问题。经过整风整社,全省农村党支部的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领导核心比较坚强,工作秩序基本正常,党内生活制度健全,生产队工作显著加强。集体经济巩固的支部,约占40%; 领导核心健全,方向基本明确,能贯彻党的政策,但支部核心领导作用不够突出,工作、生产表现为一般的支部,约占45%; 领导核心弱,存在问题较多,还起不到核心领导作用的支部,约占15%。1962年冬,省委组织部安排对问题较多和落后的支部,进行重点整顿。通过调查摸底,全省共有落后支部8 376个,占农村支部总数的16%。针对落后支部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各县、社都确定一名副书记挂帅蹲点和掌握全面整党工作。由党委统一组织力量,统一部署,统一领导,并且提出把生产好坏作为整顿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到1963年9月份,主要问题得到解决并改变了落后面貌的有4 280个支部,占落后支部的51.1%。整顿好的支部,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生产上都有显著的变化。
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 “四清”运动中整顿和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1964年1月,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印发了《关于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整顿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意见》。1965年10月,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印发了《关于农村四清运动中整党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根据中央和省委的指示精神,各地对党的基层组织认真进行了整顿,初步建立起党支部的经常工作制度,发展了一批新党员,为党输入了新血液。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