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二)供应水平 |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
释义 | (二)供应水平1954年新疆省合作局生产资料经理部开始经营化肥,当年试销2吨(标准吨,下同)。1956年销售802吨,品种有硫酸铵、硝酸铵和过磷酸钙。1965年销售7.6万吨,其中氮肥7.4万吨,磷肥0.2万吨,氮磷比例为1:0.01,销售品种增加到4个,尿素销售量当时只占氮肥销售总量的15%。1966年销售氮肥达到20.3万吨,磷肥销售量增加到1.79万吨,氮磷销售比例为1:0.07。“文化大革命”期间,化肥货源减少,化肥销售数量逐年下降。1968—1971年4年间平均销售9.43万吨,与1966年相比下降54%,1976年也仅销售18.6万吨,比1966年还少1.68万吨,1977年销售量开始回升,达23.9万吨。此后化肥销售猛增,到1984年呈直线上升趋势,平均每年递增16%,持续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1978年销售45.28万吨,全区平均每亩农田施肥9.9公斤,1984年销售88.93万吨,是1978年的2倍,平均每亩农田施肥20.6公斤。1985年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粮食、棉花、甜菜种植面积减少,加之,农村信贷资金偏紧,化肥价格偏高,品种不全,影响基层供销社进货和农民购买化肥的积极性,化肥市场发生阶段性变化,由过去供不应求,争相购买,变为供大于求,敞开供应,化肥销售量下降,库存增加,全年销售70.89万吨,比1984年减少18万吨。 表 3-5-1 主要年份化肥销售量
表 3-5-2 主要年份化肥施用量
|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