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渔场
福建沿海渔场开发,至少从新石器时代的贝类采拾活动开始。考古发掘材料证明, 距今6000多年前, 闽越先民已在闽江沿岸从事捕捞活动。到20世纪30年代全省已开辟了外港渔场五个: 即大黄鱼场、鲷鱼场、鳓鱼渔场、带鱼渔场以及网艚渔场。
新中国成立后,海洋捕捞业得到恢复和发展,渔场范围不断扩大。50—60年代,受技术设备落后限制,加上台湾海峡对峙,福建作业渔区主要范围在台湾海峡中线以西的传统渔场。6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渔船机械化的发展,特别是灯光围网、拖网试验的成功和推广,开辟了闽南渔场北部和台湾浅滩渔场。80年代,由于沿岸、近海渔场捕捞压力加大,传统捕捞对象资源出现衰退和变化,海洋捕捞进一步向外拓展,全省已形成了以闽东、闽中、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为中心的台湾海峡全部近海水域的捕捞作业区,渔场总面积达12.51万平方公里 (见表1-4-1)。
表1-4-1 大陆架海域及渔场面积
渔 场 | 范 围 | 大陆架海域面积 (平方公里) | 渔场面积 (平方公里) |
经 度 | 纬 度 |
闽 东 闽 外 闽 中 闽 南 台湾浅滩 合 计 | 119°51′—125°00′E 125°00′—126°30′E 118°30′—121°30′E 117°10′—120°30′E 117°30′—120°40E 117°10′—126°30′E | 27°10′—26°00′N 27°10′—26°00N 26°00′—24°30′N 24°30′—23°00′N 23°00′—22°00′N 27°10′—22°00′N | 5 512❶ 16 390 33 455 47 475 33 421 185 853 | 62 737❶ 8 880 ❸ 18 812 ❸ 15 852 ❷ 18 829 ❸ 125 110 |
注:❶闽东大陆架海域总面积按27°00′—26°00′N计,福建渔场面积按27°10′—26°00′’N计;
❷已扣去中线以东部分;
❸扣去200米等深线以外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