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二)草原建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二)草原建设四川省有天然草地2 253.3万公顷,其中甘孜、阿坝两州草地面积即达1 393.3万公顷,占全省草地总面积的61.83%;其余地市州草地面积占全省草地面积的38.17%。四川省高原牧区,由于天然草地产量低,随着牲畜数量不断增长,牧草供应不足,牲畜长期存在“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的现象,成为发展畜牧业的很大限制因素,迫切要求建立一定规模的人工草地。但在50—70年代中期,除科研部门有一点小规模的牧草试验外,基本上没有生产性的人工草地建设。 (二)草原建设黑龙江省草原辽阔, 草质优良,以盛产羊草、小叶樟、五花草而著称。由于自然灾害的侵袭, 不合理地利用和毁草开荒等人为因素的破坏, 草原面积日益减少, 草场退化严重。从1979年开始, 以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为主, 在全省开展了草原建设。到1995年全省累计人工种草36.08万公顷。其中: 人工种植羊草9.38万公顷, 草木樨4.84万公顷,苜蓿2.92万公顷, 沙打旺1.80万公顷, 其他类牧草17.14万公顷。在人工种草上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飞机播种牧草7.44万公顷, 浅翻轻耙19.51万公顷, 松土补播牧草3.29万公顷, 种植星星草治碱4.75万公顷。此外, 还采取粮草间作9.29万公顷,围栏封育(草库伦)保护草场44.15万公顷。经过合理整顿治理的草场, 产草量均有成倍的增长, 对恢复草原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