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五)农村人口文化素质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五)农村人口文化素质

新中国成立以来, 全省农村人口文化水平不断提高。1995年, 全省农村人口中, 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例为13.2%, 比1964年下降29.3个百分点, 而小学文化程度的比例由26.9%上升至50.2%, 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0%上升至20%,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由0.8%上升为4.2%。详见表2-1-3。

表2-1-3 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结构 (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

 1964年1982年1990年1995年
文盲、 半文盲
小 学
初 中
高中以上
42.5
26.9
3.0
0.8
24.7
39.3
11.1
3.9
18.0
42.6
16.0
4.4
13.2
50.2
20.9
4.2


(五)农村人口文化素质

农村人口的文化程度,是人口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1995年农村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占农村人口的68.3%,比新中国成立初大为提高,也比1978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同时,人口的文化程度构成有较显著的变化。初中、高中程度的人口比重分别达18.6%和6.1%;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为0.4%;16周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数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下降为5.9%。
就整体看,新中国成立46年来,福建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也应看到,全省农民总体素质仍然较低,尤其是人口中后备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不容乐观。抽样调查表明,1995年全省农村15—17岁人口中,在校学习的占85.0%;12—14岁人口中,未能在校学习的占3.7%;6—11岁学龄儿童未入校学习的达11.9%。这种状况不迅速加以改变,势将影响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小康目标的实现。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3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