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五)农村人口文化素质 |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
释义 | (五)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新中国成立以来, 全省农村人口文化水平不断提高。1995年, 全省农村人口中, 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例为13.2%, 比1964年下降29.3个百分点, 而小学文化程度的比例由26.9%上升至50.2%, 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0%上升至20%,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由0.8%上升为4.2%。详见表2-1-3。 表2-1-3 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结构 (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
(五)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农村人口的文化程度,是人口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1995年农村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占农村人口的68.3%,比新中国成立初大为提高,也比1978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同时,人口的文化程度构成有较显著的变化。初中、高中程度的人口比重分别达18.6%和6.1%;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为0.4%;16周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数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下降为5.9%。 |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