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五)林、果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五)林、果业劳改农场创建之初, 在海西地区各场和海南地区部分农场掀起植树开始植树造林,但因苗木奇缺且不易管护, 只能零星种植。从1962年开始建立苗圃, 每年新植幼林均在千亩以上, 开始较大规模地营造农田防护林带。至70年代, 香日德、诺木洪、德令哈等农场营造的林带, 开始逐渐起到防风固沙作用, 局部生态环境和小区气候得到改善; 一个个 “荒漠绿洲” 的形成, 既改变了农场的面貌, 也影响和带动了周边地区的造林绿化工作。 截止1997年, 共保有林地面积1 683公顷, 零星植树22万株,育苗29公顷,累计间伐木材1 682立方米。果树面积近100公顷,年产苹果、梨等水果逾百万斤。此外,药用枸杞也在海西地区部分农场逐步推广,并以其高品质获名优产品称号,统称柴达木枸杞,行销国内外。特别是80年代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枸杞生产应时而兴,第二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完成后,枸杞林面积达到233.3公顷,年可产干果10万千克,成为“柴杞”的主要生产基地。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