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海洋资源保护区
实施海洋资源保护,也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种手段。没有资源保护,利用就会中断。开展海洋资源保护,其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最主要而又最有效的一种方式。经批准在广东省海岸带和海域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有以下9处:
(1) 大亚湾水产资源繁殖保护区(省级)。范围为大鹏半岛高山角至大辣甲及惠东白鹤洲连线以内海域,面积102 890公顷,是优良的鱼、虾、贝、藻栖息繁殖及其幼体生长发育的场所,是广东重要的珍珠贝自然产苗区。
(2)惠东县港口镇海龟自然保护区(省级)。范围为大亚湾与红海湾交界处的海域,是广东大陆沿海仅有的海龟自然繁殖区域,现已初步形成为海龟保护、增养殖的场所。
(3)深圳市内伶仃岛猕猴保护区(国家级)。包括福田红树林、鸟类保护区,面积为833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猕猴、红树林和鸟类,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台山县上川岛本旗岭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猕猴自然保护区(国家级)。
(5)珠海市担杆岛、二洲岛猕猴保护区(省级)。
(6)廉江县高桥红树林保护区(省级)。
(7)广州市七星岗海蚀遗迹保护区(省级)。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8)海康县大珠母贝资源保护区(省级)。
(9)南澳县鸟类自然保护区(县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