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六) 其他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六) 其他

1.羊。郊区农户养羊, 有较悠久的历史。以山羊居多, 浦西部分地区养些湖羊。养羊虽经济效益不高, 但对于棚舍要求不高, 成本投入也低, 且以草为饲料, 还可以积肥, 所以不少农户养1~3头羊, 白天下地劳动, 随手牵出, 缚在有草源的路沟边, 让羊采食。收工时割点草, 牵回棚舍喂养。到冬天喂以干草和少量糠麸。由于养羊长期作为家庭副业, 所以一直没有大的发展, 1949年时存栏23.04万头,1963年存栏量为53.82万头。而且受羔皮、羊毛、山羊鬃毛收购价格的变化, 和与其他副业 (如养兔) 比较效益的影响, 圈存量一直在30万~50万头之间徘徊。1989年, 上海市农业局下达“湖羊早期肥育及配套技术研究”; 1992年, 上海市畜牧局下达 “肉羊肥育配套技术”等丰收计划, 推动了养羊技术和饲养数量的回升,1996年圈存44.47万头。崇明县白山羊, 属地方良种。该县组建了集饲养、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瀛羊食品有限公司, 年产达到19.36万头。
2.兔。新中国成立以前, 养兔农民较少,50年代后有较大发展, 但起伏很大。1949年全市圈存皮肉兼用兔约7.21万只, 1962年发展到149.35万只, 比1949年增长20倍。80年代以后, 兔毛在国际市场畅销, 使毛兔的饲养量猛增。1982年, 毛兔圈存达到176.84万只。1985年圈存毛兔866.2万只。1985年以后, 国际市场兔毛需求萎缩、价格下降, 迫使毛兔饲养量大幅度下降。90年代, 兔群数量徘徊在100多万只。
3.珍禽。上海地区珍禽的养殖, 是伴随上海经济的发展而启动的。80年代以来, 为适应大城市不同档次市民需求而得到陆续发展。各区县相继建立了一些珍禽生产基地, 主要有鹌鹑、肉鸽、鹧鸪、火鸡、珍珠鸡、七彩山鸡、乌骨鸡、蓝孔雀、鸵鸟、野鸭等。肉鸽、鹌鹑、乌骨鸡等已被市场所接受, 并已成为上海郊区畜牧业的重要产业之一。鹌鹑年上市量约400万羽, 肉鸽年上市量约50万羽, 乌骨鸡年上市量为240万羽。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