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四) 工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四) 工业改革开放以后,大兴县的工业发展迅速。1995年底全县已有工业企业1844家,固定资产20.2亿元,比1980年增长21.47倍;工业总产值35.8亿元(现价),工业增加值8.9亿元,销售收入达23.89亿元,利税2.1亿元;从业人数6.9万人。乡、镇工业群是大兴县工业的主力军,固定资产、销售收入、利税分别占全县工业系统总量的36%、31.2%和26.6%。已形成机电、金属加工、缝纫等八大行业。开创出一批如葡萄酒,波纹管、影视灯具、台球桌等名优产品。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力18670人。1990年以后三资企业雨后春笋般发展。到1995年已投产的企业已达102家,共利用外资2.58亿美元,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美元。大兴县工业开发区已初具规模,规划面积4.26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已实现“七通一平”,入区企业73家,投产企业27家,引资7.5亿元。同时在27个镇、乡规划建设工业小区,规划总面积4.3平方公里,已协议入区项目187个。县工业开发区和乡镇工业小区已成为县乡工业发展的龙头,并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建筑业也有了较快发展,1995年注册企业102家,从业人员28349人。 (四) 工业新中国成立初期,怀柔只有少量黑白铁、车马具、木器、修鞋、织席等手工业作坊店铺,1949年全县手工业产值只有11.3万元。随着合作化高潮的到来,先后成立了东关大众荆编生产合作社和南北年丰织社。1957年7月,成立了怀柔县手工业生产合作联社,当年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21个,职工993人,手工业总值164.9万元,工业生产开始使用少量机械。1958年建立了地方工业局;同年秋,北京市下放7个企业,充实壮大怀柔的工业。1965年,县农机厂研制生产出东方红18型背负式农用喷雾器,成为全国第一个生产机动喷雾器的厂家。该产品年产量3万台,被评为机械工业部优质产品,畅销全国。1977年全县工业企业发展到64个,年末职工人数6 556人,工业产值6178.4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58.3%,同年成立社队企业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