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四)牡蛎高产高效大面积养殖开发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四)牡蛎高产高效大面积养殖开发

福建传统牡蛎养殖方式有插竹、板石两种方法,因受滩涂自然条件限制,单产不高。1985年福建省在惠安县推广了垂下式养蛎。1986年有22个县市(区)推广垂下式养蛎,养殖面积扩大到560公顷, 以后逐年有所扩大。从1992年开始, 福建组织实施“滩涂贝类养殖高产技术”项目,并列入农业部丰收计划加以扶持,当年项目牡蛎养殖面积1333.3公顷,总产蛎肉800吨,平均亩产340公斤。1993年、1994年又由莆田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组织实施“牡蛎大面积养殖高产技术”项目,该项目着重在新开发区推广吊养高产技术, 把牡蛎由滩涂养殖推向浅海,以充分利用浅海资源,调整养殖结构,同时改进以往养殖密度过大、附苗不匀和管理不善等问题。计划任务666.7公顷, 1993年实际完成面积753.3公顷,其中:新开发346.7公顷吊蛎养殖,改造旧区406.6公顷。1994年新开发493.3公顷吊蛎养殖,据抽样调查,项目区内每串蛎重8公斤,肉重1.35公斤,出肉率16.9%。折合亩产675公斤(每亩按1000串计算),超过计划产量500公斤/亩的要求。1995年又继续推广“牡蛎大面积养殖高产高效技术”垂下式吊养牡蛎893.3公顷,平均亩产蛎肉达634公斤。牡蛎高产高效养殖技术除在项目区推广外,还迅速辐射到全省沿海地区,牡蛎养殖总面积从1991年技术推广前的0.39万公顷,快速扩大到1995年的1.14万公顷,产量也从1.82万吨增加到6.56万吨, 增长了2.6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