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七夕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七夕分类:【风俗文化】 又称乞巧节、女儿节等。汉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日举行。民间相传,是夕牛郎织女相会。牛郎、织女都是星名,源出上古,民间基于天体自然崇拜而产生出“牛郎织女”神话。《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鉴亦有光。跛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在西汉刘安《淮南子》及东汉应劭《风俗通》里,发展了鸟鹊填桥,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神话内容,至今仍在民间广为流传。我国岁时习俗之有七夕,亦始于上古。罗颀《物原》载:“楚怀王初置七夕。”汉魏时已有穿针乞巧,晒衣曝物的节俗。梁吴均《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针于襟楼,俱以习俗也。”另《艺文类聚》卷四载《竹林七贤论》:“旧俗,七月七日,法当晒衣。”后世围绕着织女(或称七星娘、七娘妈、七姐),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民间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荆楚岁时记》载,古代妇女为了自己心灵手巧,七夕之夜,要举行观星慕仙的聚会,结彩楼,穿七孔针,或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宋代民间有以绿豆、小豆、小麦于磁器中以水浸之,生芽数寸,束以红蓝彩缕的节俗。以往北京一带于七月七日置碗水曝日下,投针以卜巧拙的“丢针儿”。江南一带民间有将五彩绳扔到屋顶以让喜鹊衔上天去搭桥的习俗。两广七夕又称双七,俗兴贮双七水,据说用以洗浴,可免生病。山东民间有在葡萄架下听牛郎织女讲话的习俗。台湾省民间此日有七夕祭,乞巧会等风俗。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