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七角井遗址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七角井遗址分类:【地域文化】 位于哈密市西北约190公里的七角井村旁,1931年发现石器,新中国成立后,又进行过多次调查,采集各类石器千余件。这些石器主要是细石器、石片石器和石核石器。细石器有石核和石叶,石核有船底形、圆锥形、圆柱形等,侧面留有多道长条形疤痕;石叶很小,多呈长条形,有的用交互打击法制成尖状器、雕刻器和箭头等。石片石器最多,系用直接打击法剥下的较厚石片在一侧或两侧以压琢法加工成各种刮削器、尖状器等,有的厚大石片在一侧加工而作砍砸器。石核石器较少,形体较大,主要是砍砸器和石斧。 与七角井遗址内涵大致相同者还有哈密市西北的三道岭遗址和吐鲁番市西北的雅尔湖遗址,这里所发现的圆锥形石核、长条形石叶及石片石器等与七角井遗址的石器基本一致,它们似可以属于同一种文化而称之为七角井文化。 七角井文化是一种以细石器为重要特征的文化遗存,由于未见陶片,也不见磨制石器,所以一般认为可能属于中石器时代,其绝对年代估计距今约一万年左右。不过,由于没有经过发掘,又无碳十四测定年代数据,所以也不能排除是新石器时代的可能性,绝对年代也有可能更晚一些。(陈戈)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