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万山丛中吊脚楼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万山丛中吊脚楼分类:【风俗文化】 生活在湘西山区的土家族人,习惯于一家住一栋房子。在土司制度时期,平民住的是木叉搭架,野竹编墙,茅草盖顶的草棚,后来逐步住上了木房子,屋向均坐北朝南或坐南朝北,不坐东朝西。房子的规模,小康人家是“三柱四棋”、“三柱六棋”、“五柱八棋”,富人家有“七柱十一棋”和“四合天井”的大院。一栋屋是三大间即四排三间,也有六排三间的,最多的是“七柱十一棋”的大屋,共有十排九间。一栋四排三间的房子,中间的一间叫堂屋,用作祭祖先,迎宾和办理婚丧大事用的。堂屋西边左右两间叫“人间”,是住人的:“人间”又以中柱为界,分前后两小间,前面的一小间作伙房,内设三尺见方的火炕一个,周围用三至五寸青石板围着,火炕中间,架一个三脚架,作煮饭、炒菜时架鼎罐、锅子用。火炕上面一人高处,从楼上吊上一架木炕,是供烘腊肉和烘湿物用的。后面一小间作卧房。父母住在左边“人间”,儿媳住在右边“人间”。若有两兄弟分了家,兄长住在左边“人间”,小弟住在右边“人间”,父母住在堂屋神龛后面的“抱兜房”。不论大小房屋都有天楼。楼下住人,楼上分板楼、条楼两种。在卧房上面是板楼,用木板铺的楼板,是放各种物件和装粮食的柜子、桶子的;在火房上面是条楼,用木条或竹条铺成的有间隙的条楼,是专放包谷及其他需要烘干的各种粮食和瓜类等。在正屋的两头,习惯的一头转个“马屁股”,一头安个偏屋。在“马屁股”间打灶,安碓、磨,兼作食堂;在偏屋里面设猪、牛栏和厕所;较富裕的人家,在正屋前面左右两边有厢房或吊脚木楼,楼下作猪栏、厕所,楼上作姑娘楼,是闺女们织面被、绣花、绩麻、做鞋等活动的地方。厢房也分上下两层,下层作粮仓和安碓、磨;上层作书房、客房。为了防止盗贼,房屋四周用石头、土墙作围墙,房屋前面是晒坪,晒坪外面靠南的一边接围墙,有八个字朝门。房屋周围爱种竹子、果树和风景树。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