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代之治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三代之治

分类:【传统文化】

宋代政治思想用语。三代指夏、商、周,但宋代思想家往往把尧、舜也包举在内。这一政治思潮大盛于宋仁宗之世,其后随着理学的形成、发展而持续不绝。他们普遍认为:三代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圣贤以王道治天下,是中国历史上的治世,其文物制度都足以成为后世典范;三代以下,即便如汉文帝、唐太宗的汉唐盛世也不值得效法,因为汉唐是以智力权术治理天下。他们认定“三代法制,虽万世可行”,提出治天下当以三代为法,甚至具体到把三代的井田制、封建制(分封制)、宗法制与相关礼乐教化都奉为天下有道的理想境界,可以救治后世吏治、士气、风俗等方面的弊病。论证三代之治的不仅有理学家,诸如张载、邵雍、二程、朱熹等;还有宋学其他学派的思想家与历史学家,如李觏、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等。但他们所论内涵与侧重有所不同,且实现三代之治的途径、手段也颇有出入。理学家主要强调通过穷理尽性的自身修养,变人心风俗,去恢复三代之治。而王安石则主张通过立法度来实现三代之治的理想;陈亮、叶适仅在原则上抽象肯定三代之治,而为事功之学留出了理论空间。宋代各派思想家心目中的三代之治,都出于改革现实社会的政治需要,是政治改革思潮在某种程度上的托古改制。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2:5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