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收三放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三收三放

分类:【中国民俗】

上海的女性是最擅长于讨价还价的,往往能以惊人的低价买到她们所需的商品。这多少得益于她们熟谙从旧上海商业活动中沿用下来的“三收三放”技法。以棉布店为例:

早期的棉布庄(店)所售的布料是不标价的。商店的经营作风是用所谓的暗码标价、三收三放等手段来促成交易的。暗码标价,一般是由店铺的业主或经理选定10个字;作为1~10的代号,根据布匹的质地、花色以及市面紧缺与否,标以不同的代号,以确定该布匹的最低价格,让店员掌握,便于与顾客周旋,讨价还价。如有的店以“太平春德福其花桂文章”10个字来代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10个数字;有的店以“由申人工大王主井羊非”来代表。商品最低价格的代码,顾客是不知的,由店员暗中掌握。如某布,每尺最低售价三角,就标“春”或“人”,店员一看便知,而顾客浑然不知。顾客要购时,店员则在最低价上上浮开价,顾客还价至最低价或最低价以上,则成交,反之,则婉拒。三收三放,则是店员与顾客讨价还价的一种手段:顾客看中某一布料,店员就报出一个价目(当然是最低价以上),顾客认为太贵,往往来个杀半价,交易不成。当顾客转身之际,店员则见势招呼,再报个价,顾客则复而再议。不成再去,再招之,直至讲定双方均能接受的价格,然后剪料,收款交货。这就是当时通行的“三收三放”待客交易之道。这样的交易方式,对店员来讲,费过许多唇舌之后,即使不成交,总算尽心尽力了,亦不致受老板的指责;对顾客来说,经过数次招、让,买到了接近价格的货物,也不枉花费口舌,即使不成交,也略知了此料的价格,以便与其他店家或讨价下次再来时心里有个底价了。有的店家的业主,见店员与顾客招、让互不相让时,就会暗中指使店员在顾客回头离开之时,以次布替代双方商谈时的原货,再招回顾客,与顾客还价成交。这就叫“掉包”,是行业中的一种不老实的经营作风。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5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