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月三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三月三节分类:【中国民俗】 农历三月初三日,称“三月三节”。古亦称“上巳节”,起源于周代,上巳即农历三月初的第一个巳日。春秋时,郑国每逢此日,人们要在溱洧之滨秉执兰草,祓除不祥?见《诗经?郑风》?。至汉时定为节日,魏、晋以后改上巳日为三月初三日,此俗相沿成习。 购菜子。农历三月初,万象更新,大地显露一片生机。河南民间多在此日赶会选购菜子、花子、北瓜子和葫芦子等下种,认为三月三所种的花果收成好,谚云“三月三,上北关,南瓜葫芦结一千”。许多人还在此日到地里挖荠荠菜,回家与鸡蛋泡在一起进食。 吃蒿子馍。三月三日这天,民间也讲究一切饮食都要利于避鬼祛邪。光山一带人这天喜欢吃用蒿子做的馍,认为吃了“蒿子馍”,人的灵魂便可钻进蒿子林中,以躲避小鬼抓人。实为迷信,然蒿子馍中的蒿子,确有药用价值,由此而论吃些蒿子馍以防病避疫倒也可取。在新县也有吃糍粑以避邪者,俗称“吃旱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三月三日避鬼祛邪举动已渐淡漠,然在此日上市买花、买菜种子下种和吃蒿子馍、糍粑之俗仍可见于民间。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