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神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三神山分类:【传统文化】 指蓬莱、方丈、瀛洲。为秦汉方土称东海中仙人所居之地。《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一作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又名三山、三岛、三壶山。 道教理想的仙境。三神山之说起源很早,《史记?封禅书》说为蓬莱、方丈、瀛洲。《云笈七签》卷二十六则说是昆仑、方丈、蓬丘,或又有以扶桑易方丈之说。《列子?汤问》中还有五神山之说。《史记?封禅书》载:“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请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又《史记?秦始皇本纪》说:“二十八年……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开海洋交通之先。神山仙岛之说,与道教的神仙信仰,关系甚密。《庄子》、《列子》、《楚辞》等古籍经典中,都有关于神山仙岛的描述。加之帝王们对神山仙岛中不死之药的倾心求索和方士们的渲染,为神仙道教荡开了源头。 中国古代传说中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在渤海之中,名叫蓬莱、方丈、瀛洲。《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世主莫不甘心焉。”从齐威王开始至秦始皇、汉武帝,寻找三神山及不死之药前后延续了二百余年。又《云笈七签》以昆仑、方丈、蓬丘为“三神山”。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