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上元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上元

分类:【传统文化】

传统节名。也称元宵、元夕、灯节、正月十五等。西汉时,正月十五日祠太一 (即天帝),这是当时宫廷中的一项礼仪活动。始行元宵张灯是在东汉,汉明帝提倡佛教,于上元之夜在宫内、寺院“燃灯表佛”,令士族及庶民百姓一律点灯。但作为一个特定的节日,上元节约形成于隋朝初年。其时,人们张灯游观、彻夜欢庆,最初是闹一个晚上,至唐代,闹元宵延至三夜,北宋时又延长到五夜。明朝,朱元璋制定从正月初八晚上开始张灯,直至十七日夜落灯,宫中各处悬灯张彩,人们身着盛装登楼观赏,并燃放焰火。明宫廷以正月十六为上元节高涨,紫禁城里曾因燃放焰火而引起火灾。除吃元宵外,宫中还要汇集全国各地的山珍海味以供享用。清宫规制,皇帝平时吃饭与家人分开,上元节却须与家人共举家宴,并同吃元宵。有时皇帝还将御膳房制作的元宵赐给王公大臣,王公大臣亦把家制的元宵进献皇上和皇后。

时节名。农历正月15日,《初学记》卷四载: 元本为阴阳五行家语,其说以180年为一周,并把一周分为三,每60年为一元,因此而有上、中、下三元。除此而外,尚有“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每岁之中,“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正元15日,月亮运行至上德之极,故此日称为“上元”,该夜称为“元夜”,或“元宵”,后世称为“元宵节”。秦汉上元节,仅有吃元宵之俗,后世增设燃火把,“聚柴燔天”,以祛除五毒蛇虫;放鞭炮,贴符帖,以除魑魅魍魉百病。

岁时节令习俗。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十五夜称“元夜”、“元宵” 。沿道教陈规而来。相传此日是三官大帝中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的生日,故家家户户焚香祭拜,向天官祈福。中古以后,我国有元宵张灯观赏的风俗,但演变成今日的元宵佳节则始于唐代。唐时奉道教为国教,为了配合道教上元天官的诞辰纪念,便产生了种种节日活动。到了宋代,观灯之俗更盛,元宵节由三夜延展为五夜,士女观者如云,往往通宵达旦。此俗一直流传至今,仍是我国人民春节后的第一个盛大节日。民间除了玩花灯,还有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耍社火、猜谜语等各种文娱活动,十分热闹有趣。有些地方一直要闹到正月十八才结束。元宵节的特殊食品是汤圆,象征月圆人圆,万事美满如意。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5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