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上病下治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上病下治分类:【传统文化】 中医术语。指中医治疗方法中的一种特殊治法。即:当病症发生在人体的上部时,治疗应施用于身体的下部,有时离病处很远的部位。这些治疗方法可以用内服,也可以是用外治的,也可以是针灸方法。例如头晕、头痛,可以针刺足上的太冲穴或下肢的丰隆穴;又如老年人患虚性喘息等肺脏的病症,可以用补下焦肾脏的方剂。有时治疗下部疾病如脱肛、子宫脱垂等症,却可以用针刺头部穴位等方法或外敷药物的方法治疗。《素问?五常政大论》说过“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同样的道理,也有下病上治等方法。这是因为人体是个整体,有经络系统,气血流通互相联系,密切相关。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