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上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上祭分类:【中国民俗】 上红祭仪式比较简单,但必须以全猪、全羊为祭品。其基本程序是首先布置祭堂,包括灵位、桌案、香炉、烛台在内,都一律用红颜色,然后将祭品抬到灵位前摆好。参与上祭的亲友及孝子贤孙们都应当尽可能地打扮漂亮一点,男人少不了长衫、马褂、礼帽,女人少不了穿红着绿,形同操办喜事。烧黄表纸,磕头作揖,紧接着便是和尚道士念《报恩经》,再由主事人介绍死者生卒年月时辰、生平业绩。表彰死者为本家、本族所做的贡献等等。最后由参与上祭者向死者灵位及遗体磕头作揖,以示告别,并宣告“上红祭”仪式结束。旧时,此俗仅限于富贵人家的老父母。上完红祭之后上白祭。要重新布置灵堂,才能再“上白祭”。“白祭”灵堂一般用白布条围成,安置灵位的桌围可用白布条,也可以用黑布。灵位两侧是白纸挽联,四周悬挂着写有“跨鹤西去”、“英名千古”、“德高望重”等字样的布料、毛毯之类的东西,俗称“铭旌”。灵堂中间是遗体和灵柩(即棺材)。孝子三天内都必须在这里哀灵守柩。灵堂布置好之后,便开始“上白祭”。其仪程与上红祭基本相似,区别仅在于:一不必再介绍死者生平业绩;二可以放声大哭。此俗一直保留至今。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