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上轿过礼迎喜日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上轿过礼迎喜日

分类:【风俗文化】

俗话说:无礼不成婚。汉族民间旧俗迎亲之前还要送一次礼,俗称 “过礼”,或 “上轿酒”,“上轿担”。

有些地方俗规喜日前一天送过礼。广西柳州一带称送迎亲礼为“过流水利”,迎亲前一日男家须送过礼到女家,以让女方备酒宴请宾客,否则第二天新娘绝对不上轿。当地送过礼一般是:20斤猪肉,雌雄鸡一对,鸭一对,酒四瓶,香烟两条,糖果,食盐,大米各若干。女方收下过礼高高兴兴地办了“上轿酒”,第二天新郎方可顺利地接新娘。

有些地方俗规喜日当天送过礼,四川资中一带旧俗送过礼还相当隆重。新婚吉日一大早,男家派一个亲戚伴着媒人率领郎客抬上抬盒(这种抬盒是大如写字台面的木制或竹制的篮子),装上礼品和礼币,以及由蒜苗3根,柏枝一束,镜子一面组成的 “三水师”送往女家。这支送过礼的队伍,前面由两个打大锣的人开路,接着是火炮手,再接着是由媒人带领的一伙十几岁的少年组成的仪仗队,手执红、黄、绿、蓝各色彩旗,后面依次是: 卸了轿杆的花轿,吹鼓手,抬抬盘的郎客,最后是抬嫁妆的人排成单行,少则二三十人,多则上百人,浩浩荡荡如一条蜿蜒的长龙。一边燃放火炮,一边鸣锣奏乐。到了女家时,更是鼓乐齐鸣,火炮连天,女家主人热情接待,将“三水师”迎进堂屋供在神龛上,把礼品陈列在桌上,摆开酒宴款待众郎客,过礼仪式方告结束。

有的地方俗规送二次过礼。广东汕尾新港的蛋民在迎亲日要送二次过礼。喜日上午男家须送俗称为 “父母圆”的米粉汤圆、盒装的糕饼、酒、凤鹿形状的香2枝。父母圆象征着团圆,盒装糕饼给女方拜祖宗上供,凤鹿形的香是吉祥的象征。除凤鹿形香以外,其余礼物均各备大小两种,大者由女家收受,小者退回男家。到了晚上再送12斤面,9个利市红包让女家赠送亲属。

有些地方特别讲究体面。客家人旧俗凡中等以上的人家都要送一头皮染成红色的猪、一只羊、酒瓮染成红色的两瓮老酒、4只鸡、四只鸭,鸭子口衔树叶,背涂红;100或200只鸡蛋,称“一架春”,其中八只写上“长命富贵,百子千孙”8个字,其余全染成红色;一架鲟鱼,墨鱼,以及到女家祭祖用的纸钱、腊烛,还不能忘了送上10碟菜孝敬女方父母,俗称“父母席”。

有的地方送的过礼别具一格,独具异趣。

广东梅县一带的客家人,除了要送一般需送的礼品外,还要送一公一母两只“兔子”,兔子是用猪肚翻个面,塞入米糠,做上耳朵,眼睛而制成的,形象逼真。女方收下公的一只,回给男家一只母的,俗谓“过了兔子礼即可吐子吐孙”。

浙江武义一带俗称过礼为 “送上轿担”,送多少要由女方提出。一般根据办“上轿酒”的席数而定。每席所需多少货都有习惯规定,除鸡、鸭、鱼、肉、豆腐样样具备外,特别有意思的是青菜、萝卜不可缺少,香菇、木耳、金针、海参、海带等山珍海味不可没有,甚至香料,调味品也应准备在内。

广东东莞送过礼,除了乡糖、鹅、酒、龙烛等以外,还要送“舅爷鞋”。一般俗规,只有女方送上贺鞋到男方,唯有东莞奇俗要男方送鞋到女方以孝敬舅爷方允迎亲,无奈,男子只有去买鞋送给女家各位舅爷,故俗称“送轿鞋”。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