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丘居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丘居

分类:【中国民俗】

3000多年前的西周末年,燕人灭蓟,并迁国都于蓟城。蓟是西周初年与燕同时受武王分封的一个国家,在今北京城区西南部,中心地带在今宣武门至和平门一带,因此它的历史要算是正宗北京城的历史。可是对燕国迁蓟之前蓟城的历史,我们却并不清楚,考古学没能提供明确的资料。李江浙先生从文字训诂、神话传说和边缘科学的研究成果出发对此进行了大胆探讨,认为“蓟”是古代的黏高粱,但不是现在的黏高粱,而是黏稻;“蓟”还有在水草下捉鱼之义,它是古代黄帝族禺强人迁居北京地区以后逐渐形成的族徽,因为禺强族人善于种稻和捕鱼,这是他们谋生的两种特殊技能,因此,禺强族人就称为“蓟人”,禺强族也称“蓟族”。进入北京时,禺强族人均是穴居,《山海经?海内经》载:“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鸟、玄蛇、玄豹、玄虎、玄狐蓬尾。有大玄之山。有玄丘之名。有大幽之国。”郭璞注云:“即幽民也,穴居无衣,人尽黑也。”由此可知,当时包括禺强族人在内的北京及其附近地区的居民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光身穴居。因此他们迁居北京之初建立的居民点应称为“蓟穴”,而且此时的穴居不是早期“北京人”、“新洞人”和“山顶洞人”式的穴居,已不是对自然形成洞穴的利用,而是在平原或丘陵地区人工修建的洞穴。然而,穴居虽可让人躲避高温,但通风不好无疑有害人体,另外,在雨量丰沛和河湖沼泽发育加快的时候,修建洞穴也越来越困难,这样,对以种稻和捕鱼为生的禺强族人来说,放弃穴居,创造新的住所便日益重要,丘居于是出现了。“丘”之本意依甲骨文和金文可知是建房于地面之上,与“舍”、“畲”同义,其所示房屋,只是以木障覆,以蔽日遮雨而已。这种住所修建容易,遗弃亦不可惜,然而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却既可以通风,又能居住,不能不说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创造。禺强族人的族称“蓟”,与其住所“丘”相连称“蓟丘”,说明他们在当时气温持续升高的情况下,已经放弃了从前的穴居,找到了在地上构木为屋的丘居方法。蓟城就是在蓟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而成的,时间大约距今6500年

。李江浙先生为我们描述了北京远古居民由人工穴居到构木为巢直至建立城池的全过程。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