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丘逢甲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丘逢甲

分类:【文化精萃】

社会活动家。字仙根,又字仲阏,笔名仓海。为台湾苗栗人。祖籍广东镇平人,1889年进士,任台湾衡文书院、台南府罗山书院、嘉义县崇文书院主讲,殿试补工部主事,中日甲午之战后,为抵制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提倡建立“台湾民主国”,自任副总统兼大将军。失败后逃至广东梅县定居,先后主讲潮州韩山书院、潮阳东山书院、澄海景韩书院。后又在汕头筹办岑东同文学堂,潮州文学堂,及出任广州府中学校校长,广东咨议局议长。民国后,为临时参议院议员。1912年2月25日病逝,终年48岁。著有《岑云海日楼诗抄》,《仓海先生丘逢甲诗选》等。

丘逢甲(1864―1912),字仙根,号仓海、蛰仙、仲阏等,台湾省栗县铜锣湾人,祖籍广东省镇平县(今蕉岭)文福乡淡定村。14岁应童子试,获全台第一名,成为台湾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秀才,主考官丁日昌(丰顺县人)赐“东宁(台湾别名――作者注)才子”印一方。光绪十四年(1888年)中举,次年(26岁)考取进士,授工部虞衡司主事。他“不乐仕途”,辞官返台,编撰《台湾通志》,并讲学于台中“宏文书院”、台南“崇文书院”、嘉义“罗山书院”。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起,他决心抗日护台,督办团练,组成一支人数众多(共160多个营)的台湾抗日义军,并充任义军统领。次年《马关条约》后,与侵台日军转战数月,秋,在台巡抚唐景崧兵败内渡后,仍浴血奋战20昼夜,终于失败,住镇平淡定村,创办学校,推行新学。历任两广学务处视学兼广州府学堂监督、广东省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民国成立后,赴南京被举为中央参议院参议员。因病回乡,不治。

丘逢甲不仅是著名的抗日保台志士,也是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写下上万首诗词,可惜在台时期的作品多失于战乱,流传于世的只有收入《岭云海日楼诗钞》的1700多首。他虽也写一些格调清新的风景小诗,和运笔挥洒、气势澎湃的叙事抒情诗,但更多的是忧国忧民的悲歌。怀古也好,论时也好,写来都悲壮慷慨,凌厉雄迈。丘逢甲的诗博采众长,在清末很有名气,黄遵宪称:“此君诗真天下健者。”他的诗歌创作也明显受到客家山歌的影响,不少诗写得通俗易懂。梁启超称他为晚清“诗界革命之钜子”。他作为革新派诗人,与黄遵宪齐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1:4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