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珠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85 珠算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方法。由筹算演变发展而来。唐中叶后,随着生产的发展,计算量及其繁难程度大增。迫切需要简化筹算方法。于是出现一系列筹算简捷算法的口诀。遂使计算大为简化。使用筹算已显得十分拙笨。改革计算工具势在必行。遂有珠算盘的发明。珠算的记数和计算都吸收了筹算的方法。其四则运算皆以口诀指导拨珠完成。口诀是珠算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加、减法口诀为珠算所特有;乘、除法口诀则完全采用筹算的九九和九归口诀。珠算盘和珠算术皆非一人一时所发明,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据考证,元代已应用珠算。到明代,商业经济繁荣。珠算术逐渐普及,取代了筹算。《直指算法统宗》的编著和流传是从筹算到珠算的转变完成的标志。珠算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几百年来它对中国计算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先后传到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各国,近年美洲也渐流行。由于珠算的诸多优点甚至具有独特的教育职能,所以在国内外至今仍盛行不衰。 珠算珠算Zhusuan以算盘为工具进行加、减、乘、除、开方等数字计算的方法,通过手指拨动算盘上的算珠进行运算,一般借助口诀指导拨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口诀和方法是珠算算法的主要内容, 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体系,使中国长期沿用。“珠算”一词最早见于相传为汉代徐岳撰写的《数术记遗》,原文只有10个字: “珠算, 控带四时, 经纬三才。”根据北周甄鸾的注解,这种“珠算”是将木板刻为三部分,上下两部分用以存放可以上下移动的珠子, 中间一部分用以实施计算。整个算具沿横向分为一些不同的位,每位各有五颗珠,上面一珠与下面四珠颜色不同,上珠当五,下珠每珠当一,这种“珠算”与今天的珠算有何联系迄今尚无定论。 珠算运用算盘为工具进行计算的方法。起源于中国,后来流传到东亚各国。其产生最迟不晚于15世纪。 珠算运用算盘进行加、减、乘、除、开方等计算的方法。东汉东莱(今莱州市)人徐岳的《数术记遗》中有关于珠算的最早记载。书中记述,他的老师刘会稽曾访问过道家天目先生,天目先生为他解释了十四种计算方法,其中一种就是珠算。书中说:“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南北朝时期北周汉中郡守甄鸾为此作了注释:“刻板为三分,其中上下二分以停游珠,中间一分以定算位。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珠各当一,至下四珠所领,故云‘控带四时’。其珠游于三方之间、故云‘经纬三才’也。”这种算盘上面一珠下面四珠,上下珠不同色,是今算盘的雏型。 珠算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